(1243-1313年),字克甫,号浮丘子,学者称其为浮丘先生。元代金沙(今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人,祖居浮山西陈村。
陈绍叔自幼好学,不喜游戏。曾从三阳刘先生受业,后赴惠安蓝峰就读。他20岁博览群书,精通“理性”之学,对《河图》、《洛书》、《太极》、《通书》,以及律历、制度,都有所研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从事天文科学研究。与学生讲解天体时,多用铜和木为材料,仿造模型作演示。在讲《尚书》中的“璇玑玉衡”时,曾揉木制成测天仪。在讲天文学时,又用精铜制作天体模型,让学生观摩。特别是创制一座名为“小天”的天体模型,外形呈球状,周长4尺5寸多,中空,表面涂漆,上刻周天度数,用细螺填嵌,揭示南北两极,标明天河和其他星宿的名称,工巧精密,光彩耀眼,夜间演示,与天象完全一样。
陈绍叔崇尚民族气节,不图作官,居住简陋,生活朴素。元皇庆二年(1313年),在家逝世,终年70岁。他一生著作甚丰,有《浮丘集》百余卷和《历代纪年》、《大元官品》、《竞辰》、《切字》、《择日》等书,惜均已失传,现仅存他的《郑冢》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