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许建忠,1962年生,陕西户县人,1985年毕业于西安外语学院,现任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学术讲座台湾游记学术成就
他在Babel、Meta等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中被《艺术与人文索引》(A&HCI)收录25篇,因而将自己造就成了一位颇具影响的翻译理论家。另外,他还翻译和发表过《安徒生童话集》等文学名著。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术专著《工商企业翻译实务》(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在这部书中,他对工商企业翻译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一整套学术观点。他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从国外进口了许多先进的设备,这对国家工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外,我国的科技发展和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要靠科技情报。这是一项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事业,其中的很多工作都是借助翻译完成的。由此可见,企业翻译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企业对外开放、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的桥梁。
主要翻译观点
许建忠指出:企业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所以有着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对译员的要求很严格,要求他们不但懂外语、熟悉业务,在思想上也得过硬。对于这些内容,许建忠用了70页的篇幅展开了论述。之后,他对企业翻译进行归类,指出其中主要包括:广告的翻译、“公司”与“工厂”的翻译、包装用语的翻译、说明书的翻译、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名片的翻译、商务信函的翻译、外贸电报的翻译。他强调说:从事企业翻译时,必须注重它的科技性,正确理解和翻译出各种术语的实际含义。他认为在企业翻译中口译占很大的比例,而口译的“瞬间性”应列入研究的范围。针对企业口译的特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他总结出了十二个“怎么办”,并提出了处理问题的方案。他所谓的十二个“怎么办”即:1、译错(漏)了怎么办?2、反应迟钝或译不出来怎么办?3、主讲人或听者对译员有意见怎么办?4、听到不懂的单词或术语怎么办?5、中方听不懂汉语译语怎么办?6、外方听不懂英语译语怎么办?7、听到不够标准的英语怎么办?8、碰到语句多、意思复杂的话怎么办?9、碰到长句怎么办?10、主讲人讲错了或讲离了题怎么办?11、有口译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在场怎么办?12、场面大、气势迫人怎么办?
企业翻译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正在创建的翻译新学科。它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外向型经济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对我国企业翻译状况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许建忠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企业翻译提出了一整套成熟的观点。首先,他认为创立企业翻译学的国内客观条件和国际可行性已基本具备。重要的是,建立企业翻译学是改革开放形势下企业科技进步、增加活力、投身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自从在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翻译学理论研究进入了繁荣期,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完善,科技翻译学研究也已初具规模,这些无疑为企业翻译学的创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许建忠认为中国企业翻译学在中国有特殊的意义和条件。他研究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企业翻译学的实际内容,提出该学科面临着五项迫切的任务:
1、构建并完善中国企业翻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学科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简而言之,一是其研究对象本身复杂化、功能扩张化的进程对学科发展有一种牵引作用;二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对学科建设有一种支持作用。中国企业翻译学要自成体系并全面发展,必须在本学科的结构体系中同时具备理论要素、经验要素、结构要素三方面的内容。即是说,既要有一套能够揭示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作为学科的“硬核”,又要有一套揭示企业翻译学经验规律的方法、概念及史料、资料体系作为其承载体,而且还要有对企业翻译学本身的知识概念体系进行结构方式研究的子学科。可以想象,合理的理论框架将为中国企业翻译学的发展和成熟奠定基础。
2、侧重企业翻译现实研究,拓展应用性课题领域。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已向企业翻译学提出了许多迫切的应用要求。例如,企业翻译与国际市场开拓、企业翻译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翻译与外语应用、企业翻译与科技文化交流应用课题。中国企业翻译学既需要书斋里的研究,更需要贴近社会决策,面向企业现实,追求企业翻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实际上企业翻译学发挥社会效益的过程,也是它本身发展、成熟的过程。注重现实、注重应用,这是中国企业翻译学走向兴盛的基本途径。
3、加强学科建设,壮大企业翻译研究队伍。在中国,企业翻译学已初露端倪,企业翻译研究队伍在一天天壮大,部分大型企业还建立了翻译工作者协会,但是数量还不够多,力量还不够强大,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中心,没有专门性的企业翻译研究学科流派和研究院系,这和中国企业对企业翻译学的内在需求是极不相称的。为了促进企业外向型经济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企业产品研究、推广应用及市场开拓,同时为了使企业翻译学研究人才辈出,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除定期召开企业翻译研讨会之外,还可以设想在一些综合大学和理工科院校开设企业翻译专业,在全国建立企业翻译研究会,加强学科建设及人才的培养,使企业翻译成为“系统工程”。
4、建设企业翻译学发展基地。在中国,企业翻译学的发展可以走“以点带面,向外辐射”的路子。中国应该有一个多功能的企业翻译学发展基地,这个基地既能够在国内聚集一定的学术力量,又能够对外进行多层次的交流,既能够产生科研成果并显示科学导向,又能为学术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
5、结合企业特点,培养造就大批企业翻译人员。就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企业翻译队伍基本上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外语院校毕业生,一类是理工科毕业生。我们期望教育制度的改革使高等教育能够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翻译人才。
许建忠还在书中谈到了企业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他认为:概括起来,企业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翻译的历史。包括企业翻译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和企业翻译理论史等。
2)企业翻译的概况。包括企业翻译的性质、赖以生存的条件、服务宗旨和服务对象、人员构成、分布状况及活动范围等。
3)企业翻译的特点、变化和发展规律。
4)企业翻译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和技巧、原则和标准、翻译程序、翻译评估和翻译教学法等。
5)企业翻译的研究范围和企业翻译学内外部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6)企业翻译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翻译的全国联网管理,企业翻译工作和队伍的全国性统筹或协调管理,欠缺翻译人员的调剂补充,富余企业翻译人员的去向安排,翻译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维护与提高等。
7)企业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人员素质的提高等。
8)企业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按规模来说,企业翻译甚至超过了文学翻译,从业人员也很多,但一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学术界对企业翻译也较为淡漠,相关的论述零零散散,难以成体系。许建忠的《工商企业翻译实务》全面地总结了企业翻译的经验,进行归纳和升华,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探索具有开拓的性质,这也就使他的成就显得犹为突出。
2.广西玉林市副市长兼市公安局局长许建忠[1],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广西荔浦人,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玉林市副市长许建忠1983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毕业。
历任广西桂林地区行署公安处秘书科、政治处干部、党办副主任、政治处副主任、缉私缉毒科副科长、科长,广西桂林地委办公室秘书(正科级),广西桂林地区公安处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兼)、公安处副处长(副局长),广西灵川县委副书记、资源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书记。
2008年12月任广西玉林市副市长[2]、党组成员,兼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市委政法委员会第一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