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明 中国广东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拓展部经理、教授,丽珠生物工程制药厂厂长。分子生物学家。1938年生,湖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1959年至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曾作为英帝国癌症研究所访问学者,先后赴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中国病毒学”常务编委,“病毒学报”编委等。早年曾师从高尚荫教授从事病毒研究,后随简浩代教授从事微生物酶制剂研究。1972年建立了测试纤维素酶的模板染色法,比国外类似报导早7年,曾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三等奖。在英国期间,研究了瘤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心功能,指出靠近中肿瘤抗原(mt)的6肽马转化使用所必需,且与可能HS mt缔合的蛋白激酶活性有关,为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要基础研究成果。回中国后,IQ82年与加拿大学者共同主持组织了“基因工程训练班”,学员来自全国。后又与澳大利亚学者组织了“类病毒和RNA序列分析”训练班。研究了昆虫病毒BsNPV的分子克隆,物理图谱及其构建的计算机程序,经鉴定认为“……方向正确,思路新颖,技术先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建立了枯测谷氨酸生产菌溶原菌的分子计交技术,对柑桔裂皮病类病毒的诊断、防治组织培养、感染复制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获四川省科技二等奖。另外主持过“人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研究。199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先克隆了血清素5HT—2受体基因的转录控制区,并第一个测定了该控制区的一级结构,分析了它的功能。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通过鉴定成果四项。1992年进入珠海特区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正筹建符合amp标准的生物工程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