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之缘产品名称体恒健牌铁之缘片
本品是以富锌蛋白粉、阿胶、乳酸亚铁、白砂糖、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动物功能和人体试食试验证明,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保健功能。
主要原料:富锌蛋白粉、阿胶、乳酸亚铁、白砂糖、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铁 194.5mg、蛋白质 15g
保健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
适宜人群:营养性贫血者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3次,每次4片
产品规格:0.3g/片 一瓶50片
保质期:24个月
贮藏方法: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执行标准:Q/TCZ005-2005
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50838
补铁一、铁的发展史
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血液中含有铁;
198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
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认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
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
二、铁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组成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
直接参与人体能量代谢;
美国高山人体能超常与每天摄入大量的铁有关系。
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
人体内的铁无论是缺乏或过量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只有正常含量的铁才能保证
人体健康。
三、人体缺铁的常见表现
婴幼儿、青少年:爱哭闹,睡中惊醒,精神萎靡、厌食、挑食、生长发育迟缓、经常头晕、失眠、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差、学习成绩差;
女性:面色苍白、萎黄、唇无血色、发无光泽、失眠多梦、四肢乏力、畏寒怕冷、月经量少、闭经或量多、痛经、皮肤易产生皱纹色斑、口腔易发溃疡。
小知识:
女性抗疲劳重在补铁
多数人把疲劳当成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然而对疲劳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女性疲劳者是男性的3倍。育龄期的妇女当中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很高,而贫血是疲劳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怕冷、抵抗力下降等。
四、教你如何防止铁缺乏
婴幼儿要及时添加辅食;
4-5个月添加蛋黄、鱼泥、禽血等;
7个月起添加肝泥、肉末、血类、红枣泥等食物;
另外,早产儿从2个月起、足月儿从4个月起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以加强预
防。
日常生活避免铁流失;
忌过量饮茶及咖啡: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
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用铁锅炒菜易于铁的吸收。
少用铝锅,因为铝能阻止铁的吸收;
及时服用补铁制剂,秉着安全高效的原则;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服补铁制剂多为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而前两者对肠胃的刺激要远远大于乳酸亚铁。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富马酸亚铁和硫酸亚铁。市场上出现一种中西合剂的补铁产品很值得推广,铁之缘片——除了含有现代补铁制剂乳酸亚铁外,还将传统的中药阿胶添加进去,性温和,达到养血补气的功效;添加蛋白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三效合一全面调理人体的健康。
选择好了补铁制剂,在服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饭后服用补铁制剂。
忌牛奶与铁剂同时服用。
要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
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
最新研究发现,即便在那些血色素正常的女性当中,铁也有抗疲劳的效果。膳食中补充铁之后,她们的体能、情绪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有所改善。
四、哪些人应该提高警惕缺铁
婴幼儿:婴儿出生6个月之后,母乳中铁营养消耗殆尽,如果不及时补铁,很容易发生缺铁,进而导致贫血。
儿童:少年儿童由于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快,运动量大容易缺铁。
女士:女性每次生理周期流失的铁,约为15.68毫克。加上每天从皮肤尿液中正常流失的,每月共损失40.8毫克,非常容易造成铁缺乏。
孕妇: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成年女性容易缺铁。
老年人:老年人吸收利用率降低,活动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胃酸缺乏、慢性失血病等均易造成缺铁。
运动员:充分的铁质能增强体力和耐力。
酗酒者:酗酒者容易引起铁的吸收率降低造成铁缺乏。
素食者: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能阻止铁的吸收,长期下来会容易引起铁缺乏。
喜欢喝咖啡及浓茶的人:此类型的饮料能阻止铁的吸收。
五、女性饮食补铁有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妇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首先是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易发生贫血。青春期的女孩生长发育旺盛,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加上月经来潮,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给胎婴儿营养物质,铁的需要量大大提高,如不额外补充,贫血几乎不可避免。中年女性受宫内节育环、子宫肌瘤等影响,月经量较多,铁的流失已成必然。老年妇女胃肠道吸收功能减退,造血功能衰弱,贫血的发生也是有增无减。但是,除了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外,女性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习惯,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误区一:肉食损害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体广告的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 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误区二:吃鸡蛋喝牛奶营养足够。
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铁质的吸收。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误区三: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四:嗜饮咖啡与茶。
对女性来说,过量地饮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当然,除了营养因素以外,缺铁性贫血还可能由疾病引起。所以,发生了贫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必要时服用铁制剂。
六、鲜为人知的缺铁征兆
主妇综合征
国外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在25—50岁育龄妇女中,有40%—60%可有全身乏力,无精
打采,早上不想起床而晚上又辗转难眠,情绪易波动、郁闷不乐,常突然不能自禁的流泪哭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究其原因系缺铁,但常常化验无明显贫血,仅血清铁偏低。因多发生于家庭主妇,所以称之为“主妇综合征”。补充铁剂后,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
妇女冷感症
缺铁的妇女体温较正常妇女低,热量产生少13%,经常手脚冰凉,巩膜发蓝,因为铁
是合成胶原的一个重要辅助因子,所以当体内缺铁后,阻断了胶原的合成,而使胶原纤维构成的巩膜变成十分薄弱,其下部的色素膜就会显出蓝色,因此,我们看到的白眼球偏蓝色,也是缺铁的表现。
异食癖
缺铁还可以引起异食癖,即对正常饮食不感兴趣,却对粉笔、浆糊、泥土、石灰、布、
纸、蜡烛等异物有癖好,吃得津津有味。现研究发现,异食癖者缺铁、缺锌明显,补充铁、锌后可迅速好转。缺铁引起的异食癖形式多样,最为多见的是嗜食冰,大冷天也喜食冰块。
其他
有研究发现婴儿缺铁时常常不爱笑精神萎靡不振、平时不合群、不爱活动、爱哭闹而且智商也显著低于正常儿。
五、缺铁自测
铁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大家都知道它与血红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肌体缺少它会导致贫血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现在就来自我检测一下,看看您是否缺铁。以下8种表现,只要您符合三种,就可视为缺铁。
是否经常感到软弱无力、疲乏困倦;
皮肤、粘膜、指甲、口唇等颜色是否是苍白或苍黄;
婴儿巩膜是否发蓝,头发是否干枯、易落;
稍一运动是否就感到心悸、气短;
是否经常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是否嗜睡,且睡眠质量不好;
是否食欲减退、食不知味,儿童是否有厌食、偏食,甚至异食症;
对于生育期妇女来说,经期时间短,一般少于3天,量少、色淡。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按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宏量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占4%,此外,微量元素约占1%。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习惯上把人体内所占比例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碘、铅等。人体若缺乏某种宏量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必需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因此,儿童的许多疾病与元素有关,缺少了或过多了都有可能导致疾病。
几个重要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元素构成了人体,每种元素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说,最受重视的宏量元素就是钙和磷,其中钙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元素。而微量必需家族中较受重视的是铁、锌、铜、铬、钴、锰、钼、碘、硒、氟、铅和汞等元素。
钙在人体内的确非常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而且对保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重要,维持心跳节律、参与凝血过程,还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参与信号传导,体内许多酶的活性都离不开钙。儿童,特别是婴儿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出现缺钙,医学上称之为“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所导致的钙吸收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可出现低钙血症,甚至低钙惊厥,俗称"缺钙"是婴儿期常见病之一。
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量约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外,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为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为血浆铁,数量约为3毫克。血红蛋白能将氧气送至全身组织,肌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力很强,能储备部分氧气,在骨骼肌缺氧时可以释放这部分氧。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铁供给不足,血红蛋白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就会患贫血,医学上叫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对婴儿来说,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并储存在体内的铁会在生后6个月左右消耗完毕,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婴儿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发生铁缺乏症,进而出现贫血症状。
锌是仅次于铁的需要量较大的微量元素,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激活剂,以锌为主要成员的锌指蛋白在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婴儿每天需锌量为3~5毫克,1~10岁儿童每天需锌量为5~10毫克。婴幼儿锌供给不足,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也影响味觉和免疫功能,缺锌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
铜元素对于人体也至关重要,它是生物系统中一种独特而极为有效的催化剂。铜是30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临床上很少发现铜缺乏症,但部分喂养不当的早产儿,则可能会有铜缺乏的危险,而损害脑细胞的成熟。
铬在由胰岛素参与的糖或脂肪的代谢过程中,铬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也是维持正常胆固醇所必需的元素。
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分,B12是形成红细胞所必需的成分。钴缺乏时会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叫恶性贫血,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锰参与许多酶催化反应,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保护细胞中细粒体的完整,保持正常的脑功能,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可改善肌体的造血功能。锰缺乏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影响智力发育。锰缺乏还将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降低,影响糖代谢。
钼是某种酶的一个组分,这种酶能催化嘌呤转化为尿酸。钼也是能量交换过程所必需的。微量钼是眼色素的构成成分。
碘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合成甲状腺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沿海地区由于可通过食用海产品从饮食中得到碘,因而不易发生碘缺乏,而内陆地区由于食物和饮用水中多缺乏碘,长期缺碘成人很容易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发生克汀病,表现智能迟缓,听力障碍,常伴有体格生长落后。目前世界各国均通过食用碘盐补充碘,我国目前基本消灭因碘缺乏而发生的大面积碘缺乏症。但内陆省份,要警惕因食用私盐(为加碘)而造成的儿童克汀病。
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硒缺乏症又叫克山病,是因硒缺乏造成的骨骼肌、心肌及肝脏变质性病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氟是形成坚硬骨骼和预防龋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儿童氟缺乏影响牙的生长,易患龋牙,氟过多则引起氟中毒和氟斑牙。
铅和汞是重金属,属于有害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会造成蓄积,并且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由母体传给胎儿和婴儿,当蓄积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毒性,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
元素补充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尤其在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家长对儿童健康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了,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补这补那,这些年我们从各种媒体可以听到或看到关于儿童“铅毒”、“缺钙”、“缺锌”、“缺铁”等等,父母也就跟着广告走,今天给孩子补钙、明天改补锌、后天再排铅,忙得不亦乐乎。其实父母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亟待提高广大父母在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不能盲目地跟着广告和传言走。
儿童成长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凡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称之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钴、氟、钼等。这些元素在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铁,是人体中的运输工具。它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运输和交换氧气的必需工具。人体缺铁就会引起贫血,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就会丧失。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肠、肾和心脏,果蔬中的桃、枣、葡萄、菠萝、桔、桂圆、菠菜、芹菜、蕃茄、蘑菇等。
锌是人体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缺锌会导致生长矮小、生殖器发育不良、智力发育差等。牛羊肉、瘦猪肉、蛋黄中的含锌量较高。
微量元素在体内起什么作用
(1)协助普通元素的输送,例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一个重要部分,血红蛋白之所以能把氧带到全身每一个细胞去,主要是依靠铁。
(2)微量元素为酶的活性不可缺少的因子,有些是酶的激活剂,如锌离子能激活肠磷酸酶及肝、肾过氧化氢酶,为胰岛素合成所必需。
(3)参与激素的作用。
(4)一些微量元素能影响核酸代谢,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除了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外,还需要一定量的铁、锌、铜等等。其中尤为铁、锌最为重要。铁的摄入量不足,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轻度缺铁的儿童注意力会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学习。缺锌会影响骨骼生长和性发育,表现为食欲不振、味觉不灵敏,身高体重都赶不上正常的儿童。因此,儿童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成分。
别让微量元素成孩子健康“短板”
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3左右,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
补,还是不补
周先生最近为两个月大的孩子该不该补钙的事犯愁。他媳妇认为,孩子最近睡觉不好,晚上睡六七个小时,白天基本上只睡一两个小时,抱着睡得挺好,但往床上一放就醒,肯定是缺钙,必须得补。而周先生则认为,孩子虽然睡得比较少,但孩子只要醒着,精神好得很,而且不哭不闹,不像是缺钙的样子,没有必要补,相反,补多了反而对孩子不利。夫妻二人常为此争论不已。
对此,我省育儿专家、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王玉玮认为,如今的家长对儿童健康非常关注,孩子稍有点异常,就会被认为是缺某种元素了,甚至有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这其实是年轻的父母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王玉玮认为,判断孩子是不是缺某种元素,一是要看有没有相关症状,二是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来判断如何处理,而不能由自己盲目地补充。
微量元素不能滥补
面对众多的营养品广告,家长们往往会手足无措。那么那些补钙、补锌营养品对孩子的健康到底有没有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营养师杜慧真介绍,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儿童因盲目补铁造成体内含铁量过多,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增高,有导致小儿心肌受损的危险。
因此,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营养不良,应及时上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微量元素缺乏有症状可察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儿童主要是缺乏锌、铁、钙、硒等四种微量元素。那么,如何才能察觉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呢?王玉玮介绍,一般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症状来判断,如果有相应的症状出现,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微量元素。为此,王玉玮告诉记者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判别方法:
锌缺乏。表现:食欲降低。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富含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铁缺乏。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对婴儿来说,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并储存在体内的铁会在生后6个月左右消耗完毕,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婴儿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发生铁缺乏症,进而出现贫血症状。
钙缺乏。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富含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硒缺乏。硒与锌缺乏的症状有些相似。硒缺乏的表现主要是脱发、脱甲、皮肤干燥无光泽,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及牙齿损害。人轻度或中度缺硒,其征兆或症状不明显。人体缺硒可能引发血溶性贫血、克山病、大骨节病、高血压等。硒的主要食物来源:鱼粉、龙虾、啤酒、废糖蜜、苹果醋、螃蟹、小麦、糙米、玉米、动物肝、肾等。
碘缺乏。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富含碘的食物:干海带、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
科学饮食三原则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锌、铁、钙等微量元素。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微量元素的缺乏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营养师杜慧真认为,最好的措施莫过于科学的饮食。只要饮食得当,基本上可以防止微量元素缺乏。杜慧真说,一般应遵循以下三条饮食原则。
一、鼓励母乳喂养。如果条件许可,应尽量用母乳喂养婴儿,因为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据调查,母乳喂养儿6个月以前很少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且容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二、养成不偏食的习惯。自然界中的各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如在一种食物中缺乏某一微量元素,则可在别的食物中得到补充,例如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再吃一种含铁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增加机体对铁的吸收。如果偏食某一种食物,常可造成儿童缺乏其他几种微量元素。经常吃零食的儿童,正餐吃得很少,当然摄入的微量元素也就更少,容易导致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不要使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饮食要多样化,这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最好的一种方法。
三、少吃精制食品。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吃精制食品,如精白米、精白面或精糖等,这样,可能引起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因为这些食品经过加工后,会损失很多的微量元素,例如小麦,精制成精白面粉后,就会损失80%的锌、90%的锰和60%的钼。精制的白糖可损失98%的锌和90%的钴。马铃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绝大部分在皮内,如果去皮吃,就会损失大量的微量元素。补充应适量。
儿童益智靠营养在生命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领先一步:怀孕2-5月,脑神经细胞的分裂基本完成;胎儿6、7个月,大脑基本结构成型,神经细胞达到约140亿个,和成年人几乎一样多。
新生儿脑重,仅为成年人的25%;1岁时,约为60-70%;7-8岁时,约90%;12岁时,脑重基本和成年人相同;13-17岁时,是大脑智力最终成型阶段,同时也是用脑强度最大的阶段。
另据美国Bruce研究测定:假定17岁少年智力为100,4岁时智力已达50,8岁就有80。
因此,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而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如果营养比较合理,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就能够提高。而对智力发育最有帮助营养素就是锌、维生素A和铁。
●锌——科学家发现,锌是智力发展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锌参与人体大多数生化反应,大脑皮质的生长离不开锌,缺锌必然导致大脑发育不良。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严重缺锌。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学龄儿童中,60%的儿童每日摄入的锌只有推荐量的一半以下。营养专家建议:中国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补充10毫克锌,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维生素A——维生素A参与视神经元能量代谢,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北京青年报》(2001-06-02)报道,我国为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营养专家建议:中国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宜补充400微克维生素A。
●铁——众所周知,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人体内氧的输送依赖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同氧的结合来完成的。当人体铁摄入不足时,合成的血红蛋白就相应减少而发生缺铁性贫血。儿童缺铁可引起精神发育和行为改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智力低下、体格发育不良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要求,每日对微量营养素铁的摄入量7岁以上儿童为12毫克,11~18岁男孩为16毫克,女孩为18毫克。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建议食用以下含锌、维生素A、铁等丰富的益智食品如海鲜、乳制品、高蛋白食品等,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一些含锌、维生素以及铁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