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扬州绒花,亦称官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这种工艺盆景,是借鉴扬州盆景艺术,以仙人球、仙人掌等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球体,球体上鲜花硕果做得惟妙惟肖,四周棱角上的毛刺锋芒逼真,造型生动自然,色彩浓淡相宜。[1]。
〖追溯历史〗扬州绒花的风流,则要将历史时针拨回1300年前,唐中宗李显每逢春日,便指定扬州绒花作为御赐宫花赏赐爱妃。
唐中宗李显就会令侍臣从内宫取出“彩花”,赏赐后宫妃嫔,人各一枚,以助云鬓粉黛之美,喜迎新春,而这些“彩花”就是扬州生产的绒花。而绒花不仅入得宫堂,更是深得百姓妇孺欢迎。一朵小小的绒花,绽放出独特的美丽光彩。
原因何在?也许出于扬州是全国绒花发源地之一的名头,一时间扬州绒花之艳红遍唐宫。至清,扬州花艺阵容中,又新添纸花、通草花、绢蜡花,玲珑小巧,活色生香,秀雅于百花园中。[2]
“扬人无贵贱,皆戴花”古代扬州,制花业十分发达,是我国著名的工艺花产地。在扬州制花中,又以绒花的历史最早、品种最多、影响最大。宋人王观《芍药谱》云:“扬人无贵贱,皆戴花。”社会上对绒花的需求量之大超过了当时任何一种工艺品,从而催生了绒花生产的繁荣。元代、明代时,为适应人们需求的发展变化,扬州绒花制作在品种上极为丰富。清初,扬州已形成以绒花为主,又有通草花、绢蜡花、纸花等多种形式的工艺花生产。民国年间,扬州绒花生产仍很兴盛,一代绒花大师王以仁脱颖而出,将传统的绒花制作工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首创立体绒花,开辟了绒鸟制作的新途径,屡次在国内外的参展中获奖,引得外地制花艺人纷纷效仿
〖造型经过四代更新〗扬州绒花多用优质蚕丝为原料,通过染色加工,使用简易工具,运用概括、夸张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画出各种花型、禽鸟的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使小巧玲珑的绒花、绒鸟活泼可爱。绒花工艺发展过程共经历三个阶段:“绕绒花”、“刮绒花”、“滚绒花”,技艺越来越精湛。造型艺术是扬州绒花的核心技艺,如今已经进入了第四代。第一代绒花仅作为一种装饰,通常被称为“头戴绒花”;第二代产品,由王以仁创造的立体绒花,将鸟兽鱼虫的形象与各种花卉相结合,构成天然佳趣,增添了观赏价值,通常被称为“案头小品”;到了第三代产品,艺人们利用绒花材料质地可刚可柔,便于造型的性能,采用浮雕、半立体浮雕结合粘嵌的技法,按照设计要求,制成特定的画面,装入屏框,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挂屏,被称为“绒花挂屏”;第四代产品,由著名艺人王继康借鉴扬州园林和扬州派盆景艺术,以仙人掌、球等小盆栽植物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绒制仙人盆景”。这种盆景造型自然生动,色彩浓淡相宜,再配上紫砂花盆,愈发风雅宜人,成为极具文化品位的艺术品,被称之为“绒制盆景”。
〖手工艺品的“小家碧玉”〗中国制花分为北京京花和南方绒花两大流派,而扬州绒花是南方绒花的代表,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不仅独具个性,而且占据了全国制花业的半壁江山。历史上的扬州绒花与人民群众生活最为密切,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用上绒花,其制品数量之大,从事制作业的艺人之多,是其他任何一项工艺品种都无可比拟的,因此最具广泛性特征。
扬州绒花玲珑小巧,秀雅精细,活色生香,雅俗共赏。艺人们以概括和夸张的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画各种花禽鸟的主要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为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以小胜大。它艳丽多姿,却艳而不俗;它优美动人,却美而不骄,世人把它比之手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在1984年4月美国世博会上,美国副总统布什在参观扬州制花厂设计员韩志平绒鸟表演时,用汉语赞叹“这是很迷人的艺术”。
〖扬州绒花的地域文化影响〗扬州绒花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凸显出不同的价值,绒花的变革折射出不同年代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素材。扬州绒花从装饰型向艺术型的发展,提升了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品位。当代绒花是充满时代气息的高档艺术品,观赏性很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扬州绒花利用价值不高的材料,创新立意及独特的手工技艺,创作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精神,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4].
〖艺术荣誉〗1984年扬州绒花在美国世博会上作演示,前美国总统布什在参观扬州制花厂设计师韩志萍绒花制作表演时,用华语赞叹道:“这是很迷人的艺术。”[3]
〖相关人物〗杨家惠女士,195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扬州市佳惠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扬州绒花孔雀1979年进入扬州市制花厂专业从事绒花制品造型设计制作。在厂期间从王继康、倪俊生、徐寿芝等师傅身上吸取了传统技法,经过三十多年的设计生产实践,加之勤奋聪颖,勇于创作,作品线条明快、富含韵味、脱俗新颖、灵巧生动。由于基本功扎实全面,凡绒花制品之染色、下条、打尖、传粘等工艺都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技艺精微的境界。善于用现代绒花制品语言结合传统手法来体现作品的艺术个性。精于产品形象创作,作品形神具备,独具匠心、富有特色。她在继承绒花制品传统小鸡小鸟造型的基础上,承古创新,锲而不舍,于九十年代末创作了海洋动物、卡通造型产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产品至今畅销海外欧美等地区市场。曾经于2000年,出国进行现场制作表演,深受国外当地人民的欢迎。作品多次参加过省、市举办的工艺品展,并在扬州晚报等报刊发表。有不少作品被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