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雕版印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在中国版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国后,扬州成立了广陵古籍刻印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成为全国惟一全面掌握纯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艺并运用于古籍生产的单位,被誉为江苏一宝。刻印社拥有陈义时、陆文彬等一批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人,运用传统工具手工操作,整理、雕刻、出版了一大批珍贵古籍。其印行的《桃花扇》、《四明丛书》、《西厢记》、《楚辞集经》等五十余种线装古书,继承了一千多年的技术成果,工艺考究。以梨木为版,精雕细刻成版片;以上乘宣纸、特殊烟墨,经手工作业,印成古籍单页,装订成单册线装本,再配以锦缎函套。一九九八年雕版印行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在国内引起轰动。近年来,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在扬州相继成立,传统的雕版印刷技艺得到最大化保护和发展,目前该市完好保存近三十万片古籍版片,原汁原味地展示与传承了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古藉以其版本价值、收藏价值、工艺价值,深为海内外方家所欣赏,常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国礼,赠送友好国家的首脑。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决议,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领衔首次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雕版印刷成为扬州市首个入选世遗的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