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十二事图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14块石碑组成画屏。用阴刻手法,将反映蚕桑十二事的连环画图刻于青石板上。清代先列于蚕祠。民国时,陈列于广元南门蚕桑局内,现镶嵌在皇泽寺崖壁上。作画者湖北京山举人曾逢吉。他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任昭化知县时,重视农桑,在昭化四至八道驿路和书院寺届植桑数十余万株。嘉庆二十一年调任广元知县时,在县境内东西南北1010里驿道上,每市里植桑360株,全县共植桑23万株。使广、昭两县“千里驿道皆桑树成荫,胜过河阳桃花,江南柳色”。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冬,升任松潘同知前,绘成这组“选椹、种桑、条桑、窝种、馁蚕、起眠、上簇、分茧、腌种、缫丝”等十二事图刻碑立于先蚕祠。它不仅是清代蚕桑经验的纪实,而且是格调清新的连环画艺术珍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