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姜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物名称:崖姜蕨 Yajiangjue

水龙骨科 崖姜蕨 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ex Mett.)Ching

【别 名】骨碎补、犸留姜、王冠蕨、穿石剑;故望(傣族名)。

【植物形态】 植株高80~140cm,簇生成大丛。根状茎肉质,粗肥,横走,密生鳞片,鳞片棕色,长条形,有睫毛。叶簇生,硬革质。光滑,有光泽,无柄;叶片矩圆状倒披针形,中部宽15~25cm,向下部渐狭,但近基部又渐变阔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有时近羽状,向下浅裂或波状;中部以上的裂片宽2~3.5cm,顶部渐尖,全缘,以关节和叶轴相连,干后往往脱落。叶脉两面明显,下面粗凸,网状。网眼单一或分叉,内藏小脉。抱子囊群生于靠近侧脉的网眼上边和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近圆形或矩圆形,成熟时呈断线形,无盖。

【分布生境】 分布于勐腊等地。附生于海拔100~1 900m的雨林、季雨林中树上、岩石上。 详见《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二卷。

【药用部位】 根茎。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备用。

【性 味】 微苦、涩,温。

【功能主治】 补肾,活血止痛,接骨消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炎。

【现代研究】 详见《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二卷。

本网站所涉及崖姜蕨天然药物资料来源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编写的《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二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