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郁达夫 著
ISBN:10位[7508030621] 13位[9787508030623]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4-1
定价:¥18.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散文、随笔、诗歌作品三十篇。郁达夫文集在国内有相当多的版本,本书秉承“行云有影”书系“于编选诗文名篇同时,旁搜广求,佐以相关之信史及图片,与正文参差错落”的编选方针,在每篇作品相关之处适当加入相关背景文献资料及历史图片。
编辑推荐
岁月不居,斯人已逝,俯仰间已是百年。百年间多少天崩地裂,多少流离转徒,英雄意气,儿女情悉,都已随着岁月的飘零,飒然远去了,空使后来人怅惘于逝水流年,徒呼奈何!而往昔之悲欢陈迹,在在如昨,抚之能不感襟怀廖落而为之怃然乎?
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文,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生于浙江富阳。一九一三年赴日留学,开始尝试小说创作。一九三三年移居杭州后,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一九四五年九月殉难于南洋。
目录
小春天气
秋宿品川驿
金陵怀古
志摩在回忆里
过易水
钓台的春昼
丙辰中秋,桑名阿谁,儿楼雅集,分韵得寒
移家琐记
晓发东京
赠隆儿
别隆儿
感伤的行旅
毁家诗纪
半日的游程
宿钱塘江上有赠
出昱岭关记
故都的秋
乱离杂诗(十一道)
扬州旧梦寄语堂
梦逢旧识(二首)
西溪的晴雨
雨
江南的冬景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
花坞
怀鲁迅
北平的四季
超山的梅花
雁荡山的秋月
北国的微音
桐君山的再到
游白岳齐云之记
书摘
感伤的行旅
一
犹太人的漂泊,听说是上帝制定的惩罚。中欧一带的“寄泊栖”的游行,仿佛是这一种印度支尼族浪漫的天性。大约是这两种意味都完备在我身上的缘故罢,在一处沉滞得久了,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更况且节季又是霜叶红时的秋晚,天色又是同碧海似的天天晴朗的青天,我为什么不走?我为什么不走昵?
可是说话容易,实践艰难,入秋以后,想走想走的心愿,却起了好久了,而天时人事,到了临行的时节,总有许多阻障出来。八个瓶儿七个盖,凑来凑去凑不周全的,尤其是几个买舟借宿的金钱。我不会吹箫,我当然不能乞食,况且此去,也许在吴头,也许向楚尾,也许在中途被捉,被投交有砂米饭吃有红衣服着的笼中,所以踏上火车之先,我总想多带一点财物在身边,免得为人家看出,看出我是一个无产无职的游民。
旅行之始,还是先到上海,向各处去交涉了半天。等到几个版税拿到在手里,向大街上买就了些旅行杂品的时候,我的灵魂已经飞到了空中:
"Over。the hills and far away"
坐在黄包车上的身体,好象在腾云驾雾,扶摇上九万里外去了。头一晚,就在上海的大旅馆里借了一宵宿。
是月暗星繁的秋夜,高楼上看出去,能够看见的,只是些黄苍颓荡的电灯光。当然空中还有许多同蜂衙里出了火似的同胞的杂噪声,和许多有钱的人在大街上驶过的汽车声溶合在一处,在合奏着大都会之夜的“新魔丰腻”,但最触动我这感伤的行旅者的哀思的,却是在同一家旅舍之内,从前后左右的宏壮的房间里发出来的娇艳的肉声,及伴奏着的悲凉的弦索之音。屋顶上飞下来的一阵两阵的比西班牙舞乐里的皮鼓铜琶更野噪的锣鼓响乐,也未始不足以打断我这愁人秋夜的客中孤独,可是同败落头人家的喜事一样,这一种绝望的喧阗,这一种勉强的干兴,终觉得是肺病患者的脸上的红潮,静听起来,仿佛是有四万万的受难的人民,在这野声里啜泣似的,“如此烽烟如此(乐),老夫怀抱若为开”呢?
不得已就只好在灯下拿出一本德国人的游记来躺在床沿上胡乱地翻读……
一七七六,九月四日,来干思堡,侵晨。
早晨三点,我轻轻地偷逃出了卡儿斯罢特,因为否则他们怕将不让我走。那一群将很亲热地为我做八月廿八的生日的朋友们,原也有扣留住我的权利;可是此地却不可再事淹留下去了。……
这样地跟这一位美貌多才的主人公看山看水,一直的到了月下行车,将从勃伦纳到物洛那(Vom BreImerbis Ver-ona)的时候,我也就在悲凉的弦索声,杂噪的锣鼓声,和怕人的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