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说]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二、[基本内容]
1、针具
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也有的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的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
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
2、操作方法
(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
(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
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
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
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
(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
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
(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
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
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
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
三、[ 临床应用]
1、颈椎病
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
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取穴:找出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一般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取穴:局部痛点。
方法:用纵向铲剥法。
4、足跟痛(足跟骨刺)
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明显处)。
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明显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一般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
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
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
7、腰椎间盘脱出症
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
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到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四、[ 注意事项]
1、由于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如果对人体解剖特别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当,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的解剖知识,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的一定要找准痛点的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可以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
3、注意无茵操作,特别是做深部治疗,重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的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样可以减轻进针带来的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
5、术后对某些创伤不太重的治疗点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术后出血粘连。
6、对于部分病例短期疗效很好,1-2个月后或更长一些时间,疼痛复发,又恢复原来疾病状态,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如膝关节、肩肘关节、腰部等。应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习惯性生活、走路姿势、工作姿势等造成复发;手术解除了局部粘连,但术后创面因缺乏局部运动而造成粘连;局部再次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当特别注意。
五、小针刀名扬海内外
中医的针与西医的刀相结合而产生的小针刀,针身刀头,别看它长不足10厘米,宽不过0.8毫米,可在邓秋生的手中却创造了无数的医学奇迹。风湿性疾病、颈肩腰腿疾病、脊柱相关性疾病等。
今年3月,一位日本华人李承杰因患腰部疼痛6年,在日本几家大医院经多次治疗腰痛不减,便慕名回国治疗,经邓秋生小针刀治疗2次就获得了痊愈。59岁的台弯商人徐方齐先生,患颈、肩、腰多处疼痛10多年,受尽了折磨,去年以来,经 直溪“小针刀”专科治疗后,彻底获得了康复,并专门送给邓秋生和他的助手2万元钱的红包,但被婉言谢绝。
溧阳市离休干部刘田舍,家住溧城镇平陵中路,已80岁高龄。去年6月,刘老先生腰腿病加剧了,先到南京某医院治疗,CT检查诊断为腰突症,要手术治疗,老人年岁大了,只能用理疗和药物治疗两周,可效果并不理想。眼看着病情越来越重,不能起座 、站立,连大小便都需要他人搀扶。今年3月,听说金坛直溪医院的“小针刀”便慕名而来,先后治疗4次,如今老人已能弃杖独自行走,生活也能自理。去年,丹徒市荣炳镇有位30多岁的青年农民薛发胜,一年前,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腰部严重扭伤,再加上没有及时治疗,腰疼越来越严重,最后已不能走路。家人把他送到了直溪小针刀专科治疗,仅3 次针刀治疗后,薛发胜就能走路了。欣喜之余,家人做了一面巨大锦旗以表感谢。
如今,一封封来自海内外的感谢信和一面面锦旗数以千计,无不表达着每一位患者的感激之情。据了解, 该院“小针刀”专科,已诊治患者达28000余人次,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新技术更上一层楼
连日来,家住茅山老区的金坛市直溪镇巨村82岁的周根富老大爷,满怀喜悦地逢人就说“这一下,我该活到100岁了……”
原来,周大爷患腰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巳达50多个年头,他在直溪卫生院接受小针刀及“射频靶点热凝新技术”的综合治疗,前后住院不到一个星期,花去的医疗费仅为2800多元。自金坛市直溪卫生院2008年9月投资近100万元引进“射频靶点热凝”新技术以来,结合小针刀巳有20多位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得到了一次性治疗康复 。
尽管“射频靶点热凝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常州地区的医疗项目中尚属首家,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射频靶点热凝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尤其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巳成为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泛等特点。邓秋生主任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在小针刀专科的优势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后,与山东洪强医疗集团签定了加盟协议,引进了这一新技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六、【小针刀医学原理】
小针刀医学(原称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西医及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成的医学新学科.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
小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结论为:小针刀医学在理疗、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自2008年10月份珠海嘉济医院将原珠海小针刀专科医院作为重点科室栽培项目特聘外科小针刀专家李宝财主任医师结合对脑歪、泌尿外科、普外、骨外科有多年得经验及操作技术相链接,特别对各种类型得颈椎病、腰筋膜炎、棘上韧带炎、腰椎间盘突出及各种关节炎、然骨组织损伤有独特治疗方法。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小针刀疗法、注射疗法、枝川疗法、关节疗法、关节冲洗、关节腔内注射,中药外敷治疗各种急慢性损伤和各种顽固性疼痛等。
小针刀医学的四大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
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
验:理疗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
小针刀医学实现的五大转变:
1、 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
2、 将难治变为速愈;
3、 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4、 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
5、 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
小针刀治疗原理
小针刀治疗不会伤着神经,原因医生对于小针刀手术部位的神经和血管解剖位置,了解手术可避开神经的血管。
治疗原理:
1)松解神经根和椎间几周围组织。
2)切开椎间口上、下紧张的腱膜。
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