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觉远上人,相传为金元间少林寺僧人,本来是严州一世家子弟,性情豪迈,精通技击和剑术,后来出家嵩山少林寺,拜恒温禅师门下,赐法名觉远。在寺中他学会了罗汉十八手,朝夕演练,逐渐增益,将罗汉十八手推演为七十二手。他在寺内授徒传法,武风渐盛,一些俗家名手也慕名而来,拜会求教。但觉远认为自己所学非当时的绝技,于金哀宗正大年间(1224—1232年),征得师父应允,离寺出游,四方拜师学艺。
江湖经历他在兰州街上遇到武功高手李叟,经李叟推荐,同到洛阳找到了技击名家白玉峰,同李叟其子共四个人重返少林寺。四人在寺亲如一家,交流各自所学,相互印证切磋。觉远还虚心向李叟学艺,向白玉峰求教,每学一招苦练通宵。为习硬功,常汗流浃背,皮破血流,废寝忘食。数目年之后,其技炉火纯青,可飞崖走壁,拳击石碎、指穿成洞、运剑成风,水泼不入。
觉远又在白玉峰和李叟的帮助下,对少林拳术进行了整理。他们把罗汉十八手每手推演为十八招,共计三百二十四招,一百七十三手。据说就是后来的少林寺十八路罗汉拳。觉远还对罗汉十八手的每手每招的特点、练法都作了概述,以指导僧众练习。觉远对少林武功的规范化,系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后世僧人尊敬他为觉远上人,是少林武功的中兴之祖。而白玉峰则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并皈依少林为僧,法号“秋月”。
小说版本觉远第一次出现是在《神雕侠侣》最后一话中出现的,他带着弟子张君宝,为了追回被尹克西和萧湘子盗走的《九阳真经》,从少林寺来到华山,但最终也没找回经书。
数年之后,郭襄与何足道上少林寺,何足道被张君宝击退后,为了保护弟子张君宝和郭襄不被少林和尚伤害,筋疲力尽而死,在死前背出《九阳真经》中的神功,被张君宝,郭襄和无色禅师分别听去,从此便有了《武当九阳功》,《少林九阳功》和《峨嵋九阳功》;世间也多了武当与峨嵋两派。
觉远大师是金庸书中第一高手,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师傅。
觉远不会武功招数,但内力浑厚可以和神雕大侠杨过,一灯大师等人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