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獾
冯獾的简介
冯獾(又作冯谖),战国时齐人,是薛国(今滕州市东南)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獾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现,起初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当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时,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冯谖”,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客”,用作动词,这里是“作食客”的意思。“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父田婴是齐威王子,齐宣王弟,曾辅佐齐宣王十一年,因功受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田婴死,孟尝君继立于薛,后又任宰相。门下有食客三千。孟尝君是他的封号。战国时期,孟尝君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为“四君”,以好养士(门客)闻名。《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冯谖是一个“高才秀士”的形象。文章通过描写三个小故事,来塑造冯谖形象。《战国策.齐策四》。
文章大意:
(一)自“齐人有冯谖者”至“于是冯谖不复歌”记叙冯谖无能无好,却一再要求提升待遇。
(二)自“后,孟尝君出记”至“视吾家所寡有者”记叙冯谖自荐收责于薛。
(三)自“驱而之薛”至“请为君复凿二窟”记叙冯谖矫命烧券为孟尝君市义(□年乃见)。
(四)自“孟尝君予车五十乘”至“姑反国统万人乎”记叙冯谖为孟尝君挟外力(魏)复为齐相。
(五)自“冯谖诫孟尝君曰”至“君姑高枕为乐矣”记叙冯谖请孟尝君立宗庙于薛。
(六)自“孟尝君为相数十年”至“冯谖之计也”记叙孟尝君一生功业全得冯谖之助。
主旨:说明能为未显者唯能容者能用之。
冯獾的故事冯獾的生平事迹
先前冯獾因穷困潦倒,无以维持生计,便托人请求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史记·孟尝君列传》,下同)。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供给他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客吃饭有鱼,外出乘车;中客吃饭有鱼外出无车;下客饭菜粗劣,外出自便。过了一段时间,冯獾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要求改善待遇。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又过了一段时间,冯獾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说:“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獾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客我。”此后不久,冯獾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此时,左右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想到冯谖有个老母亲。于是“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这使冯獾深受感动,决心不再向孟尝君索取,一心一意地等待为孟尝君效力的机会。过了一年的时间,冯獾什么话也没再说。而此时,孟尝君正在做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封邑的收入不够奉养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孟尝君于是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有人推荐冯獾:“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于是请来冯獾,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冯獾爽快地答应了。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冯獾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冯獾辞别了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出。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从旁观察债户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如前次一样验对,凡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息钱的,冯獾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因烧其券”(《战国策·齐策》),冯獾说:“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于是,“坐者皆起,再拜”(《史记·孟尝君列传》),“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这样,冯獾就在薛地百姓中埋下了感恩于孟尝君的种子,换得民心,功德无量。冯獾办完事后,立即赶了回去。孟尝君听到冯獾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獾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义,把债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史记·孟尝君列传》,“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听后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说:“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作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獾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獾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出于孟尝君政治地位还不巩固的考虑,冯獾对孟尝君进言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且说愿意“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冯獾西入大梁,对魏惠王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雄于天下,都是孟尝君辅佐的功劳,今齐王听信谗言,把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去了,孟尝君必然对齐王不满。孟尝君的治国谋略和才能是世人皆知的,先生若能接他来梁国,在他的辅佐下,定能国富而兵强。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冯獾先于魏国使臣赶回薛地,告诫孟尝君说:“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就。冯獾诱使魏惠王珍重、竞争孟尝君,从而引起了齐王的高度重视,抬升了孟尝君的价值。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黄金千金、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等物,非常隆重地向孟尝君谢罪,请孟尝君要“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獾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等齐国的宗庙在薛地落成后,冯獾向孟尝君报告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自从齐泯王罢免了孟尝君的相位后,门下食客多离他而去。孟尝君恢复相位后,冯獾策马前去迎接,其他门客都未到。孟尝君感慨地对冯獾说,自己一生好客,对待客人从来不敢有所闪失,而他们见我被罢官,却都离我而去了。今仰赖冯獾先生得以恢复相位,门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我如果再见到他们,“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獾听了忙下马向孟尝君叩头,孟尝君急下马制止,问他是否是替其他的门客谢罪。冯獾说,不是。而是为“君之言失”。他说,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象有生命的东西一定会死亡一样,这是一种必然规律;“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也是一种规律。赶集上市的人,清晨时都急急地赶往集市;但到日落时,人们就是经过集市,也只是甩着膀子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他们不是爱好清晨,厌恶傍晚,而是因为傍晚时分,希望得到的东西,在那儿已经没有了。您失去相位,宾客自然都离去了,您不应该因此埋怨士人,希望孟尝君能够“遇客如故”。孟尝君非常感激冯獾的提醒,于是再次拜谢并接受了冯獾的建议,“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史记·孟尝君列传》)冯獾有超人的智慧,极具战略眼光。他抱着对孟尝君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为孟尝君政治地位的稳定出谋划策。在孟尝君做齐国相国的几十年时间里,“无纤介之祸”(《战国策·齐策》),是与冯獾的精心谋划分不开的。
冯獾弹剑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的弟弟。田婴为齐相十一年,共有四十多个儿子,孟尝君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一个妾,地位不高。孟尝君本名田文(孟尝君是他的谥号),幼时即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机智。长大后逐渐掌家事,广纳能人,声名渐显,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在齐国做宰相的时候,冯獾前去投奔他。孟尝君见他身穿短衫,脚蹬草鞋,言语间便有不敬之意,说:"先生远远跑来,有何见教啊?"冯獾说:"没有。久闻相国爱士,不分贵贱,我一无所有,希望能在你门下做食客。"孟尝君问:"先生有什么特长?"冯獾答:"没有。"孟尝君微微一笑:"那就留下吧。"便安排他在下等门客里,每日粗茶淡。过了十几天,孟尝君问管家,新来的客人在干什么?管家回答说:"冯先生很贫穷,身无长物,只有一剑,还有剑鞘。常常弹剑而唱:'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笑说:"是嫌我的饭菜不好吧!"便安排管家按照一般门客的标准给他鱼吃。又过了几天,管家又报:冯先生还象以前那样弹剑唱歌,但歌词不同了:"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孟尝君便吩咐管家给他一辆车,待为上宾。每日冯谖乘车日出夜归,很是得意。谁知过了没几天,又弹剑唱道:"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孟尝君听说后大为不悦:这人怎么如此贪得无厌,但仍然满足了他的要求。 孟尝君食客三千,其中鱼龙混杂,人品各异,亦有成大器谋大事者如苏代、冯獾等,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匡扶国家,以丰功伟绩名载史册。然而仅凭一技之长传流于世者也不乏其人,"鸡鸣"、"狗盗"之徒便是其中之一。冯谖虽然向孟尝君索取了不少的待遇,却着实为孟尝君效力不少,如替孟尝群收租,树立了孟尝君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在孟尝君遭齐王猜忌时,游说国君,使之威名重立。
冯獾的远见
冯獾是三千门客中并不为孟尝君所器重的一个谋士,一次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为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好了。冯獾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冯獾回来交差,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孟尝君虽然心中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倒也没有责怪他。事情过去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离京去薛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消息传回京城,齐王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尝君当面致歉。 由于冯谖的远见,使孟尝君避免一场政治波折,并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