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邓愈(1337-1377年),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安徽虹县(今安徽宿县)人,原名友德,“愈”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邓愈少年时便随父兄抗击元兵,骁勇异常,16岁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后来投奔朱元璋麾下。邓愈战守有方,激励将士,以弱制强,乃是常胜将军。洪武三年,邓愈以征虏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徐达出定西,破元将扩廓帖木儿,克河州,招抚朵甘(今青海、四川一带)、乌斯藏(今西藏)诸部,以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并赐予世袭。洪武五年,邓愈平定西南之乱后班师途中,暴病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时年4l岁。明太祖追封其为宁河武顺王。灵枢运到南京水西门时,明太祖亲往祭奠,又亲自为他选择墓地,进行国葬。

明朝开国功臣墓有一部分在紫金山阴,另一部分在南郊(雨花区),都是爵位很高的功臣。邓愈墓神道石刻保存的较好,现在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现在这里以邓愈墓为主中心建成了邓府山公园。邓愈墓神道石刻周围修建了一些仿古建筑,便于游人休息。

邓愈墓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