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甘肃省宕昌县狮子乡宕昌县狮子乡共7个村,45个村民小组,1374户,6117人,有耕地11080亩,人均占有地1.8亩,主要农作物为蚕豆、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总产量332万斤,人均占有粮540斤。经济作物有药材、油料,当地种植的党参、大黄、当归等驰名县内外,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 由于本乡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大部分群众居住在林缘地带,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乡有大家畜3315头,户均3头,有“畜牧之乡”的美称。另外,本乡有间歇泉、狮子石、鳌北原始森林、石鸽子等自然景观。

2、四川省资中县狮子乡狮子乡位于资中县城东,距县城18公里,因乡人民政府在狮子坳而得名。1992年撤区建扩乡,由原狮子乡、天恩乡、黄家场乡合并而成,幅员面积4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1万,辖22个行政村,193个社。地属浅丘,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甘蔗、海椒等。畜禽以生猪为主。交通方便,现有资太公路通过境内,另有狮黄、狮天、狮铜公路。有水库11座,电力提灌站10处,可灌溉田地3.16万亩。场镇建有农贸市场、页岩砖厂、酒厂和中小学校、卫生院。为狮子乡及边境乡镇物资集散地,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1235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0800万元。

3、台湾屏东狮子乡历史流变

在日据时代,狮子乡除草埔、丹路、竹坑等三村居住于现地外,其余各村均散布于枋山流域,群山蜿蜒中。民国二十八年南回公路开通后迁居公路两侧山麓。日据时代,属于高雄州,在竹坑、麻里巴、牡丹路、草埔后、狮子头、南世湖、内狮头、内文等各社设有警察官吏驻在所,掌理一切行政、卫生、教育、治安等工作。

本省光复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八日,将日据时代原有警察官吏驻在所一律改为警察派出所,并成立狮子乡公所,民国三十六年四月间迁移至现址枫林村。乡公所现有的组织编制总员额为48人,计有乡长、秘书、民政课、财经课、农业课、行政课、社会课、人事、主计。

地理环境

本乡位于屏东县南端,西界枋山乡临海、东隔台湾山脉与台东县达仁乡毗连、北邻春日乡、南接牡丹乡及车城乡,总面积三二五五○‧一四二四公顷,全县辖区面积最广。

狮子乡位于恒春半端北端,地处中央山脉南端、大武山之南方,西界枋山乡临海,东隔台湾山脉与台东县达仁乡毗连,北连春日乡,南接牡丹乡及车城乡,总面积14,091.3031公顷,为屏东县三十三乡镇中面积最广。由于依山傍水,自然地形风情万种,又位处于南回公路、屏鹅公路、台九线要冲地带,南回铁路贯穿其中,交通极为便利。

狮子乡在地形上属中央山脉南端的高山区与恒春丘陵区,地势由中央向东西两侧倾斜,多山少平地,海拔高度由接近海平面至1600公尺,地形富变化,为多条溪流的发源地。秋冬两季落山风强而有劲、威力十足。终年阳光普照,每当夕阳西下,海天交接处,彩霞漫天盖海地飞舞流动,站在狮子头山顶观赏落日雄浑壮阔的奇景,是极美的视觉震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