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班的概念林班 Compartment: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林班区划的作用
便于识别方向;便于测量统计森林蓄积量;便于开展护林防火、林政管理;便于开展经营利用活动
林班区划方式
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综合区划法
林班的编号用大写正体的阿拉伯数字,以便与小班编号相区别。
林班区划的发展
林班起源于“面积平分法”, 这种经理方法的创始者是德国人柯塔(H.Cotta, 1763~1844), 他把轮伐期划分为20年一个施业期, 为使每个施业期拥有相同的面积, 把森林区划分为20~25ha的林班, 四周伐开林班线, 设立固定标桩, 并把林班平分到各个施业期。在每个林班里安排采伐顺序, 构成理想的时间和空间秩序, 以利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后来, 森林经理方法有很多变化, 但林班区划的方法仍被沿用, 并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如: 资源清查、控制林地面积精度、碗定森林位置、划分护林地段、进行作业调查设计、划分施工地段等, 都要用到林班。林班的面积与森林经营强度有关, 在我国的林业实践中, 经营强度较高的约50ha; 中等的约100ha; 较低的约200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