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七月流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所谓“流火”,《辞海》缩印本第952页释义:“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另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由此可见,“七月流火”虽与节气、气候有关,但绝不是形容暑热之词。故余冠英《诗经选译》对此说得更为简洁明了:“秋季黄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绕太阳运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而并不像字面意思所说的那样,天气如火炽一般炎热,这是错误的理解。

心宿确切的说应该是心宿二(天蝎座的一颗亮星,也有人叫天蝎之心,即天蝎座α星,天蝎有三颗星都叫心宿)。古代称“大火”,是十二次之一(十二次是古代纪年方法,岁星运行一周天为一次,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xiao、诹zou訾zi,降娄、大梁、实枕、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