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人(金平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岔满”,越南人又称“芒地夺”,还有“阿比”、“巴格然”等别称,意为高山上的人。),2009年之前为尚未识别族属的民族群体,2009年4月经国家民委批准归族为布朗族,分布在我国和越南、老挝等三国而居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居地隐蔽僻远,迄今为止有很少学者去调查研究。从1990年开始,有学者先后到莽人地区实地调查了七次,颇有所获。
1957年,我国莽人散居在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镇乌丫坪办事处和南科办事处西南部,沿中越边境线我方一侧的原始森林中,包括雷公打牛、落邬、坪河上、坪河中、坪河下、河头、管木、纳西、边界、龙树、草果坪、南科等十二个小居住点。当时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户,大的村落也不过十来户。
1957年春天,在当地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驻军部队及相邻民族的帮助下,原来的十个小居住点合并为今天的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南科寨等四个自然村,九十六户,五百七十五人(1995年末统计数)。
从莽人的图腾姓氏看,它始于何时,目前难于完全说清楚。但现在莽人所行的图腾姓氏中,多少会反映出一些图腾姓氏的来源。
如今,莽人中有以自己的民族群体为姓氏者,称莽氏。
在云南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境内的大山深处,生活着一个靠“挎箭执弩,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他们被称为“莽人族”。
周边几个村寨的“莽人族”不过六百多人,他们普遍身材不高,最高者也不过一米六。但他们皮肤黝黑,双腿粗壮有力,一年四季都光脚。他们爬山的本领令人叫绝,任凭山高坡陡,他们都一双赤脚奔走如飞,并且可以背负一百多斤重的东西,一天能翻越六七十公里的山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是用自编的竹具到镇上换些盐巴之类的东西。
“莽人族”在犹如世外桃源的深山之中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海拔2290米的中越界山———刀寨山被莽人称为“神山”,这里山青水绿,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莽山人。但莽人族有一个怪异的习俗———忌讳绿色。虽然他们代代生活在绿色掩映的深山之中,但从不把带有一丁点绿色的东西带入室内。因为绿色对莽人来说是鬼魅之物,会给自己的部落带来灾难。
据说莽人的抵抗力出奇的好,很少得病,寿命一般都在七八十岁。就连百岁老人都能翻山越岭,这可能与他们长年食用野生植物有关。

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小族群, 直至2009年4月,才被归族为布朗族。现在的莽人共有681人,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和乌丫坪村委会。20 世纪40 年代末前,他们散居在今中越边境地区我方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东一家西一户地过着游居游耕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引导莽人走出深山开始了定居生活,但由于生产水平低下,莽人群众的生活极度贫困。2008年以来,当地政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署,实施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安居工程建设,为当地莽人解决住房等问题。
族群社会的构建
莽人是我国古代“百濮”族群的后裔,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一支。莽人自称“莽”,汉意为“山民”或“聪明”。他称有“岔满”、“阿比”、“孟嘎”、“巴格然”、“崩欧然”、“拉莽”等,这是当地傣族、瑶族、苗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等邻居民族对莽人的称呼。
据有关汉文史料中记述,明朝中期,莽人散居在今我国红河州和文山州境内,到明末清初,莽人流徙到今越南老街省和莱州省境内,到清朝末期,有一部分莽人又从越南迁入今我国金平县雷公打牛、坪河中、坪河下寨、南科新寨等地定居。
19 世纪30 年代末到20 世纪50 年代初,因民族压迫和战争摧残,为保护族人的生命安全,一些莽人逃避到今中越边境地区我方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他们过着岩洞当房住,野果当饭吃,树皮当衣穿的流动性的原始采集、狩猎农耕生活。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后,党和政府动员他们出林定居定耕,帮助他们建盖房屋,教他们开田种地,从此,莽人结束了100 多年在原始森林中避难的悲惨生活。
原始的生育礼俗
莽人虽然定居定耕已有50余年,但他们仍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十分闭塞,很少受外民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因此,现在莽人的生育礼俗中还保存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莽人认为妇女受孕是某种神秘力量进入妇女腹内的结果,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灵魂。因此,孕期的生病、分娩时的难产、畸形儿的降临、婴儿的死亡等,都归之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作用,对之产生恐惧感和依赖感。莽人认为妇女生孩子是天神赐的,所以妇女不育就要祭神。过去,除了本氏族的正常孕妇可以在家生育外,其他非正常孕妇包括非婚怀孕和结婚时没有举行过婚礼仪式的孕妇不能在家生育,必须实行隔离。非正常孕妇临产前几天,夫妻俩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芭蕉叶搭一间简易窝棚,在棚内举行安家仪式,夫妻俩进住后,孕妇方可在窝棚内生育。
莽人生孩子不去医院,民间也没有专门的接生婆,妻子生育,由丈夫担任接生任务。莽人妇女初孕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分娩,有的孕妇在半路上分娩,有的孕妇在家里无人时分娩。胎儿出生后,用没有消毒的铁刀和竹片来断脐,并用冷水为婴儿洗浴,所以莽人的婴儿死亡率较高,莽人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过去,莽人妇女胎儿娩出后满一轮(12天)才能回家。现在很多妇女产后的第2天就可回家了,但进家时,产妇禁止走正门,只能由后门进入屋内。第3天,由家长杀鸡祭祖,祈求祖灵保佑婴儿。产后不满一个月,产妇不能从正门出入。
莽人婴儿出生后(一般3天内),进入婴儿家的第一位外人,不论民族,也不分男女和身份,婴儿的父母都要杀鸡招待来人,并请求给婴儿取名。按照当地莽人风俗,来人最好不要拒绝,据说这是彼此的福分所在。为婴儿取名后,来人即成为婴儿日后的“干爹”或“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