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芡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荆芡乡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该乡是个依山傍水的农业大乡,位于怀远县城西南部,环城半周,225、307省道分东西、南北走向十字坐标从境内穿过,淮河、芡河、茨淮新河、涡河、怀洪新河五大水系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4]

荆芡乡区域地图

人口面积据相关网站资料[1]显示,该乡总人口6.8余万人口,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

特色经济荆芡乡盛产粳糯稻、螃蟹、高档优质蔬菜。其中芡河鳜鱼、芡河银鱼、中华绒鳌蟹等珍稀水产品闻名遐迩,荆山湖牌粳糯米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市场,平顶甜柿、沙沟西瓜、水果萝卜、沈郢大葱叫绝一方。全乡5.4万亩天然水域鱼美蟹肥;4.2万亩优质粳糯稻基地清香四溢;3.2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满园翠绿;祥禾面粉、雪源糯米粉等农字品牌,先后获得安徽省绿色食品认证。

该乡党委、政府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围绕城郊的区位优势,狠抓特色板块经济建设,已形成沿涡蔬菜板块、沿307省道优质小麦种植板块、荆芡新上优质糯米生产加工板块、沿芡河水产养殖板块、茨淮新河水果生产板块、支湖小商品贸易板块等六大特色经济板块。[1]

怀远县荆芡乡引导农民念好“水字经”,唱响特色戏,做好农业开发大文章,构筑了“水字经济发展体系”,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收入。荆芡乡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淮河、涡河、芡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5大河流、湖泊在境,内纵横交错,是淮北平原上出名的“江南水乡”。2005年,该乡党委、政府着力挖掘河流、湖泊的潜力,全方位构筑“水字经济”发展体系,利用国家投入治淮、治芡项目,在芡河两岸大力推行无公害水稻种植,做大做强白莲坡贡米、荆山湖贡米、雪源糯米等三个传统品牌,把每亩农田的纯收入由580元提高到820余元,全面提高了全乡农业产出水平;集中技术力量和科研成果,对芡河、茨淮新河等水域的水产养殖业进行优势整合,在发展壮大“四大家鱼”养殖成果的同时,逐步向精品水产业推进,让网箱养鱼、养虾、养蟹“三星拱月”,对全乡天然水面进行合理利用,综合开发,确保黑鱼、鳜鱼、螃蟹、青虾等优质水产品产量连年翻番,为人均实现水产收入240元打下了基础;采取有效办法,对茨淮新河大堤的小杂树进行全面改造,植选柿树、山楂等经果林1.2万亩,年产优质平顶甜柿、山楂、水蜜桃等优质水果5万多公斤。[2]

行政区划荆芡乡下辖村[3]:

靠山村

大巷村

郑岗村

石山村

胡乔村

胡尧村

柳东村

柳北村

柳南村

柳西村

荆芡村

新上村

涡南村

四联村

猴洞村

集南村

支湖村

大庙村

沈郢村

牛王村

尤村村

张圩村

袁庄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