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心理预防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 者: 苏满满

I S B N: 7801078136

页 数: 196

开 本: 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5-1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犯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给合查办腐败案件的实践和对大量腐败个案的分析,较为准确科学地揭示了腐败行为内在的心里机制;针对社会预防和个体预防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对腐败实施的心理预防的具体对策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

本书,对于手握公共权力的各级各类官员,不失为一本警醒自我、提升自我,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健全心理品质的好读物、好教材;结于从事反腐倡廉和职务犯罪预防实际工作的同志,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从事反腐倡廉和职务犯罪预防理论研究的同志,在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本书目录

第一章腐败的可预防性

第一节腐败概述

一 腐败的定义

二 腐败的特征

三 实施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腐败行为与心理预防

一 心理与心理学

二 腐败心理与腐败行为

三 心理预防的作用

第三节对腐败心里的几点认识

一 腐败心理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二 腐败心理基础的唯一性

三 腐败心理形成的渐进性和可转化性

第二章环境心里预防论

第一节腐败心里预防论

一 私有制、剥削制度的残余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 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

三 制度上存在缺陷

四 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五 惩治不力

第二节社会转型对个体心里的影响

一 社会转型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二 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 社会转型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第三节交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一 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 信息交流的影响

第四节家庭对腐败心理心里的影响

一 家庭对腐败心理形成的影响

二 家庭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第五节社会心里环境的优化

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减少诱发腐败现象的因素,并为防治腐败现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教育活动,在思想,文化等领域营造预防腐败的社会氛围

三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各种诱发腐败动机形成的因素和实施腐败行为的条件

四 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制约

五 提高全民反腐倡廉意识

第三章个体心里预防论

第一节个体性格与行为

第二节个体情感的心理动力作用

第三节意志与行为调节

第四节情绪与行为判断

第五节信念与行为

第六节道德与腐败心理预防

第七节法制观念与腐败心理

第八节心态失衡与腐败心理

第四章腐败动机抵制论

第一节动机激发的基础

第二节腐败者的需要结构

第三节腐败动机的特点

第四节腐败动机的抑制

第五章个体态度预防论

第一节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与和赤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第五节态度改变的理论及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