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蒿草:
植物,有许多种类
1,细竹蒿草
【异名】斑茅胆草、十二妹(《广西中兽医药植》),云茅草、红韭菜(《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细竹蒿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细竹蒿草多年生草本。
根块状,延长,肉质。
叶茎生或丛生于茎的基部,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1.5厘米,平行脉。
花茎长30~60厘米,有叶,节间长,秃净;圆锥花序疏散;苞片脱落;萼片3,矩圆状披针形;花瓣3,卵圆形,紫蓝色;发育雄蕊2,花丝被毛,退化雄蕊3,秃净。
蒴果近球形,径约6毫米。
种子褐色,有不明显的皱纹。
花期春末夏初。
果期10~11月。
生于溪边、草坡。
分布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功用主治-细竹蒿草的功效】《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
治热症,小儿着凉。
2,萎蒿草
柳篙别名芦蒿、菠蒿、萎蒿、水蒿、减肥草、降压菜,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西、江苏和东北。耐寒抗热,生长在山坡、荒滩、河边。《诗经》和《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因此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野菜,不但美昧可口,还能降血压、降血脂、养肝健胃、清热解毒消炎、瘦身轻身、生毛发,民间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高血压、癌症等症病。柳蒿有“山野菜之冠”、“救命菜”“可食第一香草”的美誉。柳蒿食用可凉拌、炒腊肉、炒豆干等,柳蒿炒臭豆干是南京的一道古老名菜,过去皇上吃的贡菜。如今柳蒿炒腊肉也成为上海的一道名菜。
◆植物形状与分布:柳蒿芽别名蒌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供食用,清爽宜人,味美可口,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林缘湿地、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是人们普遍喜爱食用的一种富有营养的风味野菜。
◆营养成分:每100克柳蒿含水分87克、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胡萝卜素139克、硫胺素0.0075毫克、维生素C49毫克、钙730毫克、铁2.9毫克、多种氨基酸259.54毫克。
◆功效:柳蒿芽“味苦、辛、性湿”,有“破血行瘀、下气通络”功能,主要可治产后瘀血停积、小腹胀痛,且具有健脾、解毒、消暑的功能。
◆食用方法:可酱拌、凉拌、炒鸡蛋、炖、涮、酥炸等。清淡、清香翠绿、味道鲜美。
文学作品:
1,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蒿草下边可能长着芬芳的兰草,茅屋贫舍不能断言没有未来的将才。
2,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蒿草。
一个人没有辨别能力,不识的真正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