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店简介原九店乡(现已更名为五里镇)位于平桥区东大岗,东与罗山县接壤,南与五里店相邻,西与洋河乡毗连,北与肖王乡相依,距信阳市35公里。辖11个行政村,2.4万人,全乡总面积8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万余亩,水面6000亩,林地3万亩。东大岗循环路九(店)—洋(河)路与五(里)—肖(王)路在中心集镇交汇,距312国道9公里,距信叶高速公路10公里、距信正公路6公里。全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机井、塘、堰、库、坝星罗棋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齐备,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瓜类等农副产品,盛产淡水鱼、虾、毛蟹、黄鳝、泥鳅等水产品。优质水稻、劳务输出、石榴生产、林药间作、毛蟹、鸭鹅养殖是近年来与今后乡党委、政府着力培育发展的特色产业,2万余亩退耕还林是该乡的“绿色银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特色产业奔小康,劳务输出增收入,项目带动上台阶,集镇建设树形象,苦干实干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加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形势日趋良好,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39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4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0元。
下辖单位王山村 九店村 岗岭村 顾店村
闵庙村 甘元村 大堰村 柿元村
松岗村 王店村 连丰村
教育机构九店中学(现为五里镇一中)
王山小学 九店小学 岗岭小学 顾店小学
闵庙小学 甘元小学 大堰小学 柿元小学
松岗小学 王店小学 连丰小学
今日九店在2006年,九店被划为五里镇,原九店的行政也正式被划为镇级。
在九店街上,有享誉盛名的吕义纯(河南省劳动模范),有初中无私奉献教师樊秀华,等等,使今日的九店乡风文明,迈向小康。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店乡位于嵩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东与汝阳搭界,西与饭坡、田湖镇接壤,北与伊川县为邻,南与黄庄乡相依。东西长9.2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93.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九店街。
1947年解放,属黄庄区。1948年3月从黄庄区划出东北部成立九店区。同年10月又并入黄庄区。1951年10月复建九店区(第八区)。1958年归黄庄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九店公社(归原黄庄区)。1963年九店、王楼、饭坡3个小公社合并为九店人民公社。1975年,将汪城、张园、饭坡、时坪、禹山、青山、赵庄7个大了人归饭坡公社。1984年元月改为九店乡,辖17个行政村,217个村民组,161个自然村,5527户,21730人。回族1人,余系汉族。基层党支部25个,党员711人。
九店乡耕地面积32580亩,人均1。.亩,夏粮面积为17500亩,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正常年景粮食产量达7500吨,199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9196吨。实现了农民生活用粮自给自足。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出地上栽花椒、地表种植药材、地下打水窑立体栽植模式,根据土壤、气候、市场等特点,建立了万亩生态花椒基地,间种4000亩中药材,种植烟叶1500亩。全乡已建成四个畜牧业发展重点村,全乡饲养牛4400头,羊7000只,畜牧业产值达到80万元,农民人志收入1804元。
全乡富余劳动力相对较多,长途小货买卖、皂角刺采集与加工销售、四轮拖拉机运输、外出务工经商四大劳务输出较为活跃,年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实现全年创收1600万元,人均收800元。
2000—2003年共建人畜吃水工程有:乡镇供水工程、老龙北沟引水工程、王楼丁岭提水工程、郭岭西坡提水工程、马沟病进修复工程等15处;打水窑800个。坡改梯500亩,淤地坝20座,石谷坊30座,改滩造地(郭岭村)40亩,硬化渠道1300米,中低产田改造2000亩。
2003年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6506公里,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公路。投资15.5余万元修建九店宣传文化站。
全乡现有中学一所,小学18所,教学楼27幢,教职工160人,在校学生3343名。乡卫生院有医务人员22人,病床16张,10余个科室。各村卫生室17个,从业人员58人。
嵩县八大景之首“鹤鸣九皋”,位于九店乡境内,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山。有太上老君炼洞、刘秀避难洞、九龙洞、等72洞;有形态酷似鸡冠的鸡鸣山,有形体逼真的“马头崖”,更有雄伟壮观的“祖师庙”、“玉皇殿”、“观景台”、“仙人吊桥”等,是嵩县重要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