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

辽砚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

发展到清朝,此奇石已不只是局限于雕刻砚台,还用来雕制屏风,烟盒、坐屏等欣赏和实用品,相传到清代始祖努尔哈赤在一次游猎时不小心迷了路,遇到一村看到青红相间的奇石铺地、围成院落颇有一番世外桃源之感,便令随从请来当地一位知名老者,才知这就是流传久远的辽砚砚石,恰好此老者,擅长雕刻,家藏有几方宝砚,既送于老汉王,这位马上皇帝爱不释手,此后,辽砚一度传开、在努尔哈赤的号令下,老者又雕琢了一座山水座屏,现藏于沈阳故宫内。

1929年,张学良将军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当时辽砚名扬遐迩,与端砚齐名,并有“南为端砚北为辽砚”的称谓。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时,带去四方辽砚,以作馈赠,被日本友人称作是中国的“国宝”,小平高兴地说“辽砚是中国友好的特殊使者”。

1998年初沉睡在瓦房店市地下五、六百年的一处明代贵族棺墓,被发掘出土。在大量的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方雕饰槽美的龙凤砚。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揭开砚盖,当年盛葬池间的墨汁依然能濡湿毛笔笔尖。砚底底款均刻有“自云塞制砚”五个字洋,据专家考证,这个“白云墓”即为今天本溪桥头瞩明代时的旧称。

辽砚独产于中国辽宁本溪,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年演变 ,形成褐石红和石青绿两种奇石,即紫云石和青云石,此砚石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誊。这为辽砚的创作和雕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天然资源。青蓝色的石材上,生有凡缨紫红色的纹理,似蓝天红霞凝于砚台之中,望去令人浮想联翩,文恩泉涌,倍受历代文人雅士的珍爱。当年张学良将军与其蒙师白永祯和赞辽砚的绝句为:“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才。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掘和发展辽砚这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本溪市辽砚厂精选上佳石料,广集天下雕刻、设计人才,请专家指导,开始系列的辽砚雕刻,并在制作过程中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古老的图案与现代科技创意相结合,使雕、镂、剔、透工艺精湛,即不失传统美,又具有现代气息,使辽砚这一中华瑰宝再度大放异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