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雕塑家(1938年-)台湾苗栗县通霄镇人,知名的雕塑家。早期以乡土主题,如「牛」、「牧童」等雕刻出名,近期则以融合了中国哲学如「太极」等的现代雕刻闻名。本名为朱川泰、童年时小名「九二」。
朱铭出生于苗栗县的大家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五位哥哥和五位姐姐。1953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到通霄镇上的妈祖庙、向雕刻师傅李金川拜师,1955年出师,1956年北上到基隆的佛具店工作。然而一直到1966年间,经济状况一直不佳,直到1968年,他毛遂自荐,带著自己刻的「慈母像」、「玩沙的女孩」,拜雕塑家杨英风为师后,才较为好转,这一年,他也搬到了台北县板桥市江子翠一带定居。
1978年,朱铭在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展出,作品「单鞭下势」被日本雕刻之森美术馆收藏。1981年,他独自一人到美国纽约市学习,是他打开国际视野的一个转捩点,这一年後,他所创作的「人间」系列作品,成为他生涯中最受赞誉的经典代表。然而这一年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发生窃案,朱铭的雕刻作品「老太婆」被偷走。
1989年,他与建筑师贝聿铭合作,在香港中银大厦前使用青铜为材质,创作「和谐共处」的人间系列作品。位于大楼入口大门的左侧。
1999年,朱铭在台北县金山乡西势湖成立「朱铭美术馆」,占地有11甲,收藏许多现代雕塑作品。2000年,花了几十年规划成立的「朱铭美术馆」,获得日本东京创新大奖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奖。
7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了《太极系列》、《运动系列》、《人间系列》等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极系列-青铜》曾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堪萨斯大学、韩国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香港中国银行和交易广场等地。他的创作不仅简练明快、而且善于发挥各种材质的特性,不仅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而且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刻的精髓,创造出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
2.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工艺美院教授、省政协副主席

1937年9月1日生于江苏泰州。1956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留校任助教,曾担任素描、水彩等课程。1962年、1978年,两次在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刘汝醴先生、张道一先生进修美术史及设计课。1978年在山东艺术学院执教外国美术史,1986年聘为美术史教授,并担任院科研处长、实用美术系主任、学报主编等职。1991—1998年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1998年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至今。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广告协会名誉会长,民盟中央常委、山东省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朱铭先生早年专攻水彩画,1978年开始,从事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在我院任教时,担任过“西方美术史”、“设计史”、“广告概论”等课程,主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室内篇》、《室外篇》。1993年被聘为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担任的研究生课程有中外美术史、设计学基础、中外设计史、生活方式史、环境艺术概论等。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生动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深受学生欢迎。从教46年,培养的学生遍及全省,在全国和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者,亦有多人。
朱铭教授治学严谨,注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人类艺术创造和设计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客观规律。并注意提挈后进,绍介与推荐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甘当人梯。近年来,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专著《外国美术史》、《设计史(上下)》、《名画精览》《雕塑名作欣赏》、《欧洲绘画500年》、《世界美术史·第九卷—20世纪上半叶》、《壶中天地—论道与园林》、《设计家的再觉醒》、《广告策划论》、《现代广告设计》等12部,约210万字;主编《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中外名画欣赏》、《少年美术馆》等6部,约260万字;论文《绘画美学纲要》、《设计学与设计史纲》等40余篇,约32万字。其中,《外国美术史》等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共6次。1992年被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至今。
3.新闻人物北京双祥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出租司机,他开出租汽车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在短时间内能够成为北京出租汽车行业中成熟老练的“的哥”,源于自身的“三大优势”。
一是爱学习善动脑筋。北京的人文地理、历史与现代、不同层次人们的特点、乘客的消费心理,凡是对工作有好处的,他都要努力学上几招。特别是对英语的学习,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开车走在路上,他看见单词就往脑子里记,不懂的就输入到手机里,抽时间就查查。他自花学费,参加培训班,取得了口语中级证书。去年,朱铭荣幸地被北京交通台《百姓TAXI》栏目聘为“的士英语小教员”。
朱铭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背的熟、记得住、讲得清。车队学习时,他对“车辆违章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侃侃而谈,侃得司机口服心服。在属地安全演讲会上,他的精彩发言博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二是有良好的处事心态。在出租汽车运营中,朱铭有着良好的处事心态,他善待乘客,热情服务,帮人解难,助人为乐。几年来,从未发生过服务投诉事件。运营中,“不要把钱看得太重”是朱铭的深切体会。 一次,三个小伙子下车时说:“大哥,我们是刚出来的,没钱,您看这事怎么办?”朱铭不想太较真儿,把事闹大,就免了这趟车费。但是,您可别认为朱铭怕事,他做人办事可是有原则的。一次,几个东北人下车不给钱还加以威胁,朱铭毫无惧色,几个不三不四的东北人看到司机的威严,立即付了车费匆匆离去。
朱铭除了工作出色,他还热爱集体、关心同志,经常把自己的行车体会、服务经验介绍给同行,主动协助队长做后进司机的思想工作。每逢恶劣天气,他总是不忘给其他司机发个短信,叮嘱他们要注意行车安全,并利用可能利用的机会,与司机讨论违章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是有娴熟的服务技能。朱铭对北京的道路特别熟,哪条路堵、哪条路畅、哪条路宽、哪条路窄、哪条路红灯多、哪条路不等灯,如数家珍。他能把路给侃活,侃二、三环路的演变,道路的治理;侃京城的变化、风土人情,乘客称他是司机兼导游。什么“客流量、客流向、客流时”,“追活、叫活、趴活、等活”,他说起运营也头头是道。朱铭开出租汽车,眼尖、脑瓜儿活、嘴勤、手快,用心胜于用力。哪客流量大、客人朝哪去、什么时间打车、什么时间扫活、到哪趴活,他都心中有数。一天下来,没违章,收入好,开车休息两兼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2年以来,他以“的哥”的身份,走进广播与电视,走进《百姓杂志》,宣传北京,宣传双祥,为展示出租汽车行业形象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