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巴底隆神庙
【类别】雕像、建筑
【年代】公元前447-前438年
【原属】希腊
【简介】
雅典城位于中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境内有供航海与经商的良港。自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参加了希波战争后,国内的建筑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公元前449年,雅典领导的舰队远征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了波斯人的入侵。至公元前450年,在伯里克利执政年代,雅典城邦国家便展开了蓬勃的城市兴建活动。英勇的雅典人决心要重建被破坏的雅典,以象征奴隶民主政治的振兴。这时期,由于雅典首领主张举贤纳才,兴建城邦,在那里汇聚了来自希腊各地的学者、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建筑家们,美术在这时便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也称雅典艺术的黄金时代。
罗马帝国早期的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曾这样来赞美雅典城的建筑:伯里克利的建筑物在很短时间内重新建成,经过悠久的岁月至今仍不失其价值,因而更值得赞美。每座建筑物是那样光彩夺目,让人感到这些建筑好象自古就挺立在那里,这些神庙充满着一种对生活的信念,至今它们英姿焕发,简直是刚从大理石里凿出来似的。这主要是指当时坐落在雅典中心的新卫城,即雅典卫城。
巴底隆神庙内的雅典娜像卫城中主要的建筑物共有三座:巴底隆神庙(由于庙内供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称雅典娜神庙)、厄勒克西奥神庙(Erechtheon,在卫城北面,庙内供奉海神波赛冬)和位于山门以南的一座小规模的胜利女神尼开庙。据记载,这些神庙的设计者是雅典杰出的建筑家伊克提诺斯和卡里克拉提斯等人。而所有庙宇上的雕像、浮雕和饰带浮雕,正是古代希腊盛期最著名的雕塑家菲地亚斯领导下的杰作。巴底隆神庙属于卫城内建筑群中的佼佼者。
巴底隆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公元前438年基本上完成。在庙宇外,卫城上还竖立一尊异常巨大的雅典娜铜像。它也是在这一年装置完毕的(此雕像为菲地亚斯早期的青铜杰作。她在卫城是最高的标志,远从海上就能看见雅典娜的头盔与长矛的尖头,此像今已不存)。巴底隆神庙采用围柱式结构,即东西两侧各8根立柱,南北两翼各17根立柱,柱高为10.4米,庙宇是矩形,共长70米,宽31米,符合古代黄金分割的审美规律。整座庙宇用贵重的白色大理石为材料,并以大量镀金的青铜作装饰。神庙柱式为多立克式,它显得壮实有力,然也适当采用爱奥尼亚柱式的某些长处,如柱长略高一些,上部略瘦,这种善于糅合其他建筑风格的手法,已是阿提卡建筑学派的主要特色。图片上所展示的就是巴底隆神庙的西面。
巴底隆神庙是希腊古典时期最完整的建筑形制,它作为纪念碑被耸立在卫城上,就象雅典卫城耸立在雅典城市中一样显得壮丽宏伟。建筑的各部分结构极其协调,两端的人字墙上雕塑、回檐浮雕和饰带浮雕更使神庙频添了秀美与多姿(见该建筑上的浮雕条目)。这座神庙每四年要举行一次泛雅典娜节日,全城自由民都聚集到卫城西北角广场上,准备参加游行。这一天,雅典的少女们要以整个城市国家的名义向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奉献她们所织的无袖新外衣。游行行列先环绕卫城一周,然后从西面进入卫城,首先通过凯旋门,即西门的那座山门(建于公元前437-前432年),便见到高达10米的雅典娜铜像。她英姿飒爽地兀立在卫城的西北方。这座雕像是整个卫城建筑群的中心,气势分外壮观。再向前走,庄严肃穆的巴底隆神庙的西门就展现在眼前。当游行队伍沿着巴底隆神庙的柱廊环顾一周时,会受到那长长的回檐浮雕
巴底隆神庙与饰带浮雕形象的美的感染。旋即又在北面看到了另一座颇有特色的海神庙的精致雕刻。
巴底隆神庙直至公元17世纪时还相当完整,但在1687年,威尼斯人进攻被土耳其人占据的雅典,一颗炮弹落进当时已被土耳其军队充作火药库的巴底隆神庙内。结果建筑物的中部全部遭毁坏,人字墙上的雕刻现被严重破坏(其中大部分残存的雕刻现被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古代称作雅典的王冠的这座巴底隆神庙,就这样被毁于野蛮的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