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五镇位于黑龙江省肇东市西32公里处,

美丽、富饶、肥沃的松嫩平原腹地。地处哈尔滨、大庆两座城市的中心区域,公路四通八达,是周边四个县(市区)、10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是肇东市西部区域性中心强镇,是在全国储量第八位大庆采油十一厂的驻在地。几年来,昌五镇先后被列为国家级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验区的基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的试点镇、国家东西部经济合作示范区的示范镇、黑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民政先进乡镇、文明乡镇和绥化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昌五”由清末放荒排序得名。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周冕来此放荒时,由南到北划段,由东向西分井,此地排列为“昌字五井”。由于划井垦荒,人口骤增,为便于行政管理,周冕选择“昌字五井”修筑城池,并命名为“昌五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肇州厅于此设置肇东分防经历。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设置肇东设治局,驻昌五城。1914年7月1日,肇东设治局改为肇东县,昌五城遂为县城。已初具城镇规模,面积为3.3平方公里,周围筑有土墙,分设4门,城内东西、南北各三条大街。东北沦陷后,1937年12月,伪县公署由昌五城迁至满沟站(今肇东镇)后,改为县属昌五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第五区,1948年春改为昌五城区。1951年9月,设置昌五镇,隶属第五区。1956年3月,改由县直辖。1958年9月,将北官、巨发两个乡并入昌五镇,改为昌五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昌五镇。昌五镇建城较久,曾是旧县城,且为哈大、三肇公路的交通要道,是肇东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镇和交通枢纽,经济比较发达。
昌五镇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政通人和。全镇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13.6万亩,辖12个行政村,68个企事业单位。全镇总户数10,667户,人口5万人,全镇共有党支部29个,党员671名。建有两座20万千伏输变电站。程控光缆电话突破7000门,政府光纤互联网站沟通内外,缩短了与世界的距离。全镇有省级重点推进的5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的成福食品公司和万晟清洁燃料油有限公司、银鹅公司等知名企业。
近年来,昌五镇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加快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11.5%;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其中牧业产值7800万元,分别增长7.7%和14.7%;全镇财政收入10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1元,增长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