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镇环围着肇东市,属市区近郊,位于东经120°20′北纬45°10′,地处哈尔滨与大庆市之间,南距哈尔滨市60公里,北距大庆市84公里,哈大高速公路、滨洲铁路穿境而过。
肇东镇原称“甜草岗”,因盛产野生药材甜草而得名。原为郭尔罗斯后旗的游牧地。清末,属肇州厅管辖。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设立满沟站,划为铁路附属地。垦户日渐增多,逐渐
形成小集镇。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划归肇东设治局管辖。1914年7月,改隶肇东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2年属第五区管辖。1937年12月,伪肇东县公署由昌五迁至满沟站,成为肇东县城。1939年改为满沟街,1940年5月改称肇东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城关区,1948年秋改为第一区。1951年9月,改设肇东镇。1958年9月,将附近乡的3个农业合作社划入镇内,改称肇东镇公社。1964年4月,调整区划,农村生产大队增到10个。1979年3月,将镇郊新民等11个生产大队和畜牧场、良种场、林场划出,成立城郊公社。1980年9月,恢复肇东镇名称。
全镇面积20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4个自然屯,12133户,50318人,耕地面积14.1万亩,草原面积8.6万亩,林地19000亩;辖区内各类企业906家。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被肇东市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先进乡镇标兵”,2004年被绥化市评为“农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第一先进乡镇”。国民生产总值、税收和人均收入连续三年居肇东市首位,2004年税收居绥化市首位。2005年5月被国家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本镇事迹材料被编入《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风采录》。
经济稳步发展。肇东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奶牛大镇、果菜重镇订规划、谋发展,真正达到了镇增财力、村增积累、民增收入目的。一是民营企业阵营不断壮大。2005年新上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500万元以下项目5个。全镇大中小型企业由2001年的565个发展到现在的950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个。200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8.05亿元。二是牧业规模化发展。奶牛存栏4697头,比2001年增加3820头;鲜奶产量7700吨,比2001年增加7000吨,新建500头以上奶牛小区5处,机械化榨奶站13处。黄牛存栏8000头,生猪饲养量6万头,肉蛋鸡饲养量36万只。牧业总产值实现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三是果菜产业突破性发展,2005年果菜产量2亿公斤,比2001年增加1亿公斤,现有大棚1200栋,比2001年增加600栋,日光节能温室900栋,比2001年增加400栋,食用菌生产户达到1200户,比2001年增加800户,年产各类食用菌3600万斤,比2001年增加2400万斤。镇财政全口径收入实现2791万元,其中税收2018万元,比2001年的501万增加1517万元,增长302%。
社会化服务程度不断提高。全镇1处中学和15处小学校舍全部砖瓦化,无危房,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镇政府为了发展果菜和食用菌生产,成立了果菜和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站;9个行政村有卫生所15个,畜禽防疫站12个,防疫密度达到100%;程控电话入户4814户,占农户总数的39.6%,有线电视入户2853户,占农户总数的23.5%。全镇农机服务队21个,有大小农机具1086台套。全镇水源井997眼,保证了春种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有9个自然屯的8252人吃上了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