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谢飞麟,男,汉族,浙江嵊县人,1867年生。6岁入私塾,17岁设馆教学,20岁去杭州崇文书院求学。27岁入县学。35岁补廪入贡。因不愿继续求取功名,在杭州教馆,与好友结西泠吟社。1901年,应邀往绍兴东湖通艺学堂任教。1903年回嵊县主持东乡小学。次年,与他人组织大同学社,联络会党,宣传民族革命。1905年,创办爱华女校,提倡女子教育。其后,赴上海任《女报》主笔,宣传女权解放。同年回绍兴任东湖通艺学堂监督。曾参与秋瑾、徐锡麟发动的浙皖起义,1907年起义失败后避走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陈其美等从事革命活动,后又回嵊县主持爱华女校。其间,联络各方力量,建立秘密联络点,筹划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奉同盟会指示,往宁绍一带筹款。还潜入杭州,参与谋划杭州光复。浙江军政府成立后,随王金发去绍兴,任绍兴军政分府总参议兼秘书长及部队参谋长,积极扩充绍兴军政分府的军事力量,筹饷练兵,准备北伐。1912年5月,绍兴军政分府奉命撤消,他赴上海治病。1913年3月,得宋教仁被刺讯,他扶病草拟讨袁檄文,在《民权报》刊出,并愤然返浙,自发组织反袁活动。“二次革命”中,回绍兴、嵊县组织旧部发动起义,两次发难均告失利。袁世凯复辟帝制,谢飞麟再次召集同志,购买枪械,准备在浙东兴兵讨袁。1916年3月,率武装数十人回绍兴,遭袁党部队袭击,退至嵊县,成立“浙东护国讨袁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坚持倒袁斗争。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谢飞麟再回绍兴招集旧部响应。事未成,回沪创办《真报》,讨伐北洋军阀。曾发表《敬告各督军及一般武人书》、《告国民书》等,痛斥北洋军阀,力主废督裁兵,实行地方自治,号召国民起来,进行自救和救国。“五四”运动时期,连续在上海的《救国日报》、《正报》、《民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政论文,抨击北洋政府的卖国外交,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并打电报给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要求拒签和约。军阀愈视谢飞麟为眼中钉,浙江督军卢永祥以赏金5000元派人密捕。由于叛徒出卖,1923年2月9日,谢飞麟在上海福州路吉茂酒店被捕,并连夜密解杭州。同年2月15日被杀害于杭州陆军监狱,实践了他“不愿享人间福,但愿作福人间”的毕生志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