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安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许安拓,男 。学位:博士。职称: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财政、公共管理、税收。

业务简介:

教育背景:

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经济学兼职教授

国家农业开发办项目评审专家

农业部、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财政学会旅游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消费者报》专家顾问团特聘专家

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金融培训中心金融理财师特聘教授

多家企业特聘经济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

涉及宏观经济、国家金融与国际贸易、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领域。曾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以及报章上发表文章38篇,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文章62篇,参与世界银行、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部级以上单位的重大课题22项,本所课题28项,参与编写和翻译的著作5部,独立主持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研究课题《预算与公共支出管理》,论文多次获国家及财政部中青年科技大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财经论著评选一等奖。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获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级)。

2、《我国公告教育资源的结构问题和对策》获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级)。

3、《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国际经验》获2004年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家级)。

4、《论我国整个采购的国际借鉴》获2002年财政部科研所中青年学术论文一等奖。

5、《教育也是生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势在必行》获2001年财政部科研所中青年学术论文二等奖。

6、《政府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研究》获2004年第四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三等奖。

7、《我国盐业专营制度改革探讨》获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中青年学术论文三等奖。

8、《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初探》获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哦中青年学术论文二等奖。

9、《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分析》获2004年财政部“三优”论文评选鼓励奖。

10、《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国际经验》获财政部“三优”论文评比三等奖。

11、《2002年以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增长机制研究》获2003年财政部“三优”论文评选三等奖。

12、《持续粗放性的投资将透支中国经济》获2005年财政部“三优”论文评选鼓励奖。

13、《立足制度化内涵扩演深化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获2005年财政部“三优”论文评选鼓励奖。

课题情况:

1、2002年完成财政部教科文司课题《2002年以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增长机制研究》。

2、2003年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参加科技部重点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支持》。

3、参加并完成2002年合作课题《我国基层财政困难与解决对策》。

4、2003年参与课题研究《政府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研究》。

5、2001年参加并完成财政部科研所课题《政府采购若干问题的国际比较》。

6、2003年参加并负责主持财政部课题《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框架》。

7、独立主持《我国盐业专营制度改革探讨》。

8、《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探讨——甘肃省敦煌市乡镇调查报告》。

9、2004年参加财政部课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

10、参加并完成2003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研究》合作课题。

11、2005年独立主持世界银行技援项目课题《预算预财政支出管理》。

12、参加2004年世界银行技援项目课题《税制改革研究》。

13、参与撰写中组部委托财政部办公厅《中国历年宏观调控的政策分析》课题,并承担了其中1978-1986“洋跃进”时代的研究与写作工作。

14、参加并完成外国政府预算编制研究课题组的《美国政府预算编制》课题,并承担了其中的研究和译校工作。

15、参加《亚欧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财经合作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2006年第16期。

16、参加国家开发银行的《健康财政与开发行金融和谐发展》大型课题研究。

17、参加2006年与内蒙古合作的《投资与消费》课题组研究,主要成员。

18、独立主持由国家税务总局委托的世界银行课题《论中国非营利性组织税收的政策取向》。

19、《完善扶持政策与管理制度,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2007年1月25日《研究报告》第6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