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材简介药名

北风草

别名

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

汉语拼音

beI feng c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Leucas mollissima Wall.

科属分类

唇形科

拉丁文名

Herba Leucatis Molloissimae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750-2000m的向阳灌丛、路旁、草地及溪边等润湿地。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效分类

清肺药;明目药;解毒药

性味

味苦;微辛;性平

药材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白绒草的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功效主治功效

清肺;明目;解毒

主治

肺热咳嗽;胸痛;咽喉肿痛;目赤青盲;乳痈;湿疹;跌打损伤

动植物形态白绒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cm。茎纤细,多分枝,四棱形,有沟槽,被柔毛。叶对生;叶柄短,枝条上部叶近于无柄,密被绒毛;叶片卵圆形,长1.5-4cm,宽1-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纸质,两面均密被柔毛状绒毛。轮伞花序腋生,球状,多花密集,苞片密被长柔毛,花萼管状,萼口平截,呈10齿裂,齿呈长三角形,极短小,近于等大;花冠白色、淡黄色至粉红色,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下唇开张,比上唇长1.5倍,呈3裂状,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雄蕊4,后对较短,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二室;花柱与雄蕊略等长,先端不等2裂。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有分枝,长约50cm,有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形,长1.5-4cm,边缘具锯齿,两面密被短绒毛。轮伞花序,有苞片较少,条形;花萼筒状,外表面密被柔毛,花冠筒状唇形,多干缩。小坚果卵状三棱形。气微,味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