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

剪市镇位于桃源县中南部,距县城7公里,东邻漳江镇,西接凌津滩镇,并通国家重点工程凌津滩水电站,北抵泥窝潭乡、深水港乡,南边与寺坪乡、郑家驿乡、桃花源镇隔河相望。桃(源县城)凌(津滩)公路纵贯全境,沅水贴身流淌,对河是319国道,水陆交通发达。剪市集镇---剪家溪,历史悠久,历来商贾云集,闻名省内外。剪市位于湘西山地向洞庭平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丘陵区,土地肥沃,丘岗山地面积大,且资源丰富。
剪市镇,民间年间称沿上乡,解放后改为八区政府,1953年3月置剪市镇,旋于1956年撤消。1956年撤区并乡,置剪家溪乡,1958年为剪市公社 ,1961年撤销剪市公社 ,新划分为和平、喜雨公社,归剪市区管辖。1981年和平公社更名为八公桥公社。1983年八公桥、喜雨公社更名为八公桥、喜雨乡。1995年撤区并乡,八公桥、喜雨乡合并为剪市乡,1996年11月置剪市镇。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119亩。辖湖堤、喜雨、姚公坪、骑龙、龟山、发韧、岩嘴、梅子、九龙、旺家庄、沙萝、八公桥、岩板滩、天台山、九龙殿、白鳞洲、广福殿、张家湾、老铺岗、鹅公井、岩子岗、走马坪、玉皇殿、五峰山、新铺岗、板桥湾、八头山、狮子殿28个村、2个居委会、296个村(居)民小组、7585户,总人口252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95人。
剪市镇盛产稻谷、水果、木材。全镇3万多亩水田,正常年景可产稻谷1800万元。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60000亩,总产20000吨,其中优质稻15000亩,总产5200吨;果园面积22000亩,年产优质水果15000吨,形成了以喜雨园艺场为中心的香桃基地,以磨子岗为中心的椪柑基地和以玉皇殿村为中心福建红瓤蜜柚基地。现有林木面积6无翼而飞万亩,以张家湾、九龙、分水垴、发轫等林场为中心形成连片雄厚的林木资源,林木面积蓄量120万立方米,木材和木制品畅销长江中下游各省。镇境内现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9座,骨干堰塘3049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九龙灌区已实现节水浇灌,三八灌区整治已列入省市计划,2007年度剪市镇荣获“市水工程建设十强乡镇”称号。
在养殖业方面,建立起禽畜养殖基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各家各户为单位,建立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培养蛋鸡养殖、生猪养殖大户168个。2007年全镇发展生猪30000头,出栏23923头,发展蛋鸡养殖27万羽,出产外销鸡蛋1500余吨,进入镇全县蛋鸡养殖6强乡镇。
镇建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200人,至2007年底,拥有街道6条,总长6000米,下水道长5000米,建成镇区绿地面积3350平方米。有线电视网络覆盖26 个村(居),电视节目48套,全镇现有2000多用户接通有线电视,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全镇有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4所完小、3所村小,教职员工150人,在校中小学生1630人,幼儿班14个,入园幼儿550人。1996所,政府投(集)资450万元修建了剪市镇中学,学校占地42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全镇1个中心卫生院、3个门诊部、11个村级医疗网点。现有医护57人员人,病床30张。2004年新修敬老院一座,现有50人入住。
1972所发现的周家岗遗址,在今白鳞洲村第6村民小组境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点。
行政区划
剪市镇下辖村:
剪市村
湖堤村
喜雨村
姚公坪村
骑龙村
龟山村
发韧村
岩嘴村
梅子村
九龙村
旺家庄村
沙萝村
八公桥村
岩板滩村
天台山村
九龙殿村
白鳞洲村
广福殿村
张家湾村
老铺岗村
鹅公井村
岩子岗村
走马坪村
玉皇殿村
五峰山村
新铺岗村
板桥湾村
八头山村
狮子殿村
人口数据
剪市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
24384
男
12842
女
11542
家庭户户数
727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352
家庭户男
12826
家庭户女
11526
0-14岁(总)
4063
0-14岁男
2102
0-14岁女
1961
15-64岁(总)
17869
15-64岁男
9550
15-64岁女
8319
65岁及以上(总)
2452
65岁及以上男
1190
65岁及以上女
12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7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