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宏喜,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数学系主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负责人。1964年2月生,1988年8月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数学教学及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应用微分方程、算法设计与分析方面等。为本科各专业开设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常微分方程》等主要数学课程,并为工科研究生开设《现代控制理论》、《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计算方法与MATLAB语言》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与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良好。1995年获得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参加了原国家教委“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的研究;参与研究的“结合科研、改进教法,充实更新农科数学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项目,1997年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数学教研室校级重点课程建设。98年被列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6年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农林院校《高等数学》专科教材;1999年参与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2001年作为第二主持人参与省级重点课程建设;2001主持一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01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0年与2001年连续两次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相当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参与编写面向二十一世纪农林水院校通用教材《高等数学(Ⅱ)》(副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编)各一本;2002年参与编写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数学(Ⅱ)》教材(副主编);2004年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课题“21世纪高等学校农林/医药类专业数理化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的子课题—“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教学基本要求、论文、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号:BIA010092—B03)(主持人);2006年参与编写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数学》(工科)(副主编),安徽省高等学校2007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农林类院校经济管理类数学教学内容体系研究”(主持人);2007年参与编写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概率论》(副主编); 2004--2007年度被评为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07年获得校第六届教师教学竞赛教授组个人二等奖,理学院团体二等奖的主要成员。
发表学术论文代表作:
1.“流行病学中的概周期时滞积分方程”,《数学半年刊》,1997.11. 汪宏喜.
2. “Lienard方程周期解、概周期解的存在性”, 《工科数学》,Vol.17,2001.1. 汪宏喜.
3.“Topological Equivalence For Recurrent Linear System With Exponential Dichotomy”, 《Ann. of Diff. Eqs》(微分方程年刊),18:1(2002). 汪宏喜.
4.非线性传染率的流行病模型的周期解与Hopf分支的存在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Vol.35,2002.3. 汪宏喜.
5.“具有周期强迫项的三分子反应模型的概周期解”.《生物数学学报》,vol.17 N0.3 2002.9. 汪宏喜.
6. “鲜切生菜在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模型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张立奎,陆兆新,汪宏喜.2004,30(2):107-110.
7. "Effect of gamma irradiation on microbial growth and sensory quality of fresh-cut lettu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Likui Zhang, Zhaoxin Lu and Hongxi, Wang(汪宏喜.). 106(2006) 348-351,(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