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院士、应用化学家1957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8年在北京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精细化工研究室主任。他的主要成果是:设计并完成了多功能程序控温动态分析仪的研制工作,对程序控温动态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工作中建立了程序控温液相反应新技术,将程序控温动态分析原理用于研究有气体产生的液相反应,提出了一种研究液相反应动力学的新技术,快速、简便;建立了程序控温吸附技术,特点是程序降温,与传统的程序升温脱附法,温度变动方向相反,用此方法可研究吸附质在多孔物质上的活化扩散过程;从传统的程序升温脱附曲线,求得有关动力学参数,其中提出了D —M分布函数,简化了定量解析,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将此法应用于解析和计算能量非均匀分布的差热分析数据,推广应用于研究高聚物分解反应,给出机理信息,具有新颖性。以上研究先后发表论文近40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被评为化工部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自行设计和建立自蒸压一步法装置,对多孔硅酸钙填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列深入研究,提出了本征钙、硅比新概念,并编制相应优化配方计算程序,确定了工艺条件对微观结构和填料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发表学术论文12篇,此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先后与五个工厂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1990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银牌奖。对目前国际上竞相研究的无石棉填料的制备,也取得了可喜的结果。200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目前致力于水滑石插层的研究。他基础知识扎实,独立工作能力很强,肯于钻研,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安心国内工作,成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