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桔止咳糖浆
拼音名:Beijie Zhike Tangjiang
英文名:书页号:GLFE─139
标准编号:WS-10385(ZD-0385)-2002
【处方】 平贝母30g 桔梗30g 远志30g 甘草30g 薄荷脑0.2g 盐酸麻黄碱0.5g 蔗糖650g 苯甲酸钠3g 香精0.4ml 制成 1000ml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
【鉴别】 (1)取本品20ml,用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正丁醇20ml,温浸30分钟,滤过,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10ml,加硫酸1ml、水3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氯仿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水液,氯仿液用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2g,加硫酸1ml、乙醇10ml和水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1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A)。 pH值 应为4.0~7.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G)。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H)。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用于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规格】 每支装10ml(含盐酸麻黄碱5mg)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1.5年。
附:1、平贝母流浸膏的制法: 取平贝母15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以每分钟43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最初收集的漉液127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成漉出,收集续得的漉液用脱脂棉滤过,液在60℃以下低温蒸发至软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混合后,加70%乙醇稀释制成15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 2、远志流浸膏的制法: 取远志中粉15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43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最初收集的漉液127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成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合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稀释制成15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3、甘草流浸膏的制法: 取甘草150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达65%左右,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备用;沉淀再加6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备用;沉淀再用65%乙醇提取一次,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使成15000g,使甘草酸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加浓氨试液适量调节pH值至7.5~8.5,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4、桔梗流浸膏的制法: 取桔梗中粉15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O),用55%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43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最初收集的漉液127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成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低温蒸发至软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