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科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教授,1956年12月生

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自动化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年分配到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从事科研、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1991年任讲师,1992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分别被机械工业部和安徽省评为首批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1996年被机械工业部评为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

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评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教育部评为高校优秀骨干教师, 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

主讲过本科生课程3门,硕士研究生课程5门,博士研究生课程2门。指导的研究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4项、鼓励奖2项;获2006年美国德州仪器DSP设计大奖赛三等奖;获“徐悲鸿奖学金”、“仪器仪表奖学金”、“亿利达奖学金”、“美的奖学金”和“校十佳科技标兵”等奖励17项,获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已培养出博士6名,硕士20余名。

近十几年来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完成和在研“863”计划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1998年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一),2004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03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序一)1项,1998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排序二)1项。在清华大学、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等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一作或主编),其中,3本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共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 on IM”、“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Measurement”、“Sensors and Actuators A” 、“科学通报”、“自动化学报” 和“仪器仪表学报”等小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和EI收录50余篇次,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计量学报”、“光电子.激光”和“Journal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主持建成合肥工业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