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模式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发生的变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模式,即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强化或恢复美国对产油国和富含其他重要能源的国家的影响力乃至控制力.
利比亚模式的由来曾几何时,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跟叙利亚等国一道,是阿拉伯世界中对美国态度强硬的国家。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利比亚不断对美国采取挑衅行为,而它所倚仗的就是在非洲国家中埋藏量最大的原油。饶有意味的是,最终使利比亚政府改变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也是石油。
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启动了经济制裁,阻止美国公司在当地做生意,1992年利比亚又因洛克比空难问题受到联合国的制裁。由于制裁,在支撑利比亚经济的原油生产方面,欧美国家不再进行追加投资,利比亚的日产原油产量也从70年代的330万桶减少到2001年的140万桶,仅1991年到1999年的8年间,利比亚的财政损失就达到了330.6亿美元,货币大幅贬值,社会和经济问题也层出不穷。利比亚政府逐渐意识到,总被美国政府盯住,石油生产就无法振兴,经济增长也将没有希望。
对此,外交官们很坦率地说,石油是利比亚采取行动跟西方修好的主要原因。作为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利比亚石油探明储量为450亿-500亿桶,但迄今为止,利比亚的领土只有四分之一做过石油勘探,它的石油工业迫切需要美国的技术,以便找到更多的石油蕴藏,并把石油开采出来。据估算,美国大石油公司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帮助利比亚每天多开采100万桶的原油。
回归利比亚显然也符合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在1986年实施制裁前,至少有5家大型美国石油公司在利比亚从事石油的勘探、生产和销售,当年的日采油量达100万桶,差不多相当于利比亚目前日产原油的总量。制裁后,美国石油公司被迫撤出利比亚,19年来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就对重新占领利比亚石油市场抱有着浓厚的兴趣。
能源集团的所思所想与布什不谋而合,但布什显然比石油公司和利益集团们想得更远。做过石油公司老板的小布什十分清楚,石油供应的稳定性和油价的起伏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这使得他从上台伊始就把石油定义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战略产品,而他的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加强对世界各大产油区和产油国的控制。
仅就非洲而言,布什政府的非洲政策的真正目标就是石油和战略军事关系。近年来,美国对非洲的石油资源越来越感兴趣,并想以非洲取代中东,这种对“能源安全”的全力关注使得某些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加蓬,现在还要加上利比亚——成为美国的重要石油来源。
事实上,不仅伊拉克战争,就连阿富汗战争、“颜色革命”这些过去几年间为布什津津乐道的“策划”,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牵连着能源问题。早在阿富汗战争前,美国就想经由阿富汗打造一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但当时的塔利班政权却并不十分买账,而在推翻了后者之后,一切便很快如美国人所愿了。
如今,阿富汗、利比亚等国发生的变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模式,即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强化或恢复美国对产油国和富含其他重要能源的国家的影响力乃至控制力。而在一家媒体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几乎在每个重要的产油区或产油国的土地上或它们的附近,都有美国的驻军或军事影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