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生寺五重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室生寺五重塔

【类别】建筑、佛塔

【年代】公元8~9世纪

【原属】日本

【简介】

室生寺五重塔为日本奈良室生寺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塔身为木结构,与其他寺院的五重塔相比,体量很小(高16M),而且比例也比较特殊:从下到上,塔身几乎没有收分,斗拱等细节自下而上采用同一尺寸,与塔身的平面尺寸相比,挑檐相当大。金(经)堂则建在阶梯状地形上,用木柱架高地板的方法巧妙地克服了地面高差,上部建筑4开问,四面有围缘(无柱的围廊),庑殿顶(屋面铺树皮),室内结构为来自东亚大陆的梁柱结构与日本传统屋架的结合,明确显示出外来建筑文化与日本传统融合的趋向。

室生寺五重塔从底层至四层平面为三檐的云拱、云斗等造型很考究。完全以重拱来组成。这种营造法,以后就成了日本斗拱营造的一大特点。这座室生寺远离周围其他诸堂,孤零零地独立在林木的环抱之中。显得更为挺拔俊秀。[1]

【历史背景】

约从7世纪起日本为加速同中国的文化交往,曾三次派出"遣隋使"来中国;在630至894年这200多年间,又派"遣唐使"十数次(实际成行为十六次),全面学习中国的文物典章制度。因而,这时期我国的文化与宗教对日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宗教的揄扬又促使日本的寺庙建筑发生变革,如7世纪初奈良的重要寺庙法隆寺(607年初建)和难波(即今大阪)的四天王寺即是一个例证。其主体部分都是进南大门后有一回廊,围成方形的院子。在南面回廊的正中是中门。进入中门,院内有金堂和塔。金堂和塔一前一后排在中轴线上。北面的回廊正中有一大讲堂。讲堂之后则是东西各一钟楼和经藏。这种布局在日本当时就称作"唐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