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野永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狩野永德《桧图屏风》

日本画家。名州信,通称源四郎。1543年1月13日生于山越国(今京都),卒于1590年9月14日。祖父狩野元信、父亲狩野松荣都是幕府御用画师, 永德9岁就获得机会随父辈参加障壁画创作,1566年初露头角,所作16面花鸟图和8面琴棋书画图,一洗过去因袭模仿风气,转向描绘社会生活,获得好评。之后名望迅速上升,先后主持了安士城、聚乐第和正亲町院御所、天瑞寺、东福寺法堂等处的障壁画、藻井画的创作,使始自狩野元信的大型装饰画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奠定了豪华壮丽的桃山障壁画的基础,被称为集障壁画之大成者,其影响超越了狩野画派的门阀界线。他的传世作品还有《唐狮子屏风》、《桧图屏风》及《洛中洛外图屏风》等。

在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63~1615年),日本的封建专制君主的权力意志十分强烈。这表现在利用宗教,建立神权一体的新政治等上面。如丰臣秀吉死后,敕封他的神号为丰国大明神,并在京都东山建丰国寺,让百姓把他当作神来膜拜;宠臣富田知广让狩野山乐等画家为其画肖像,以传后世。因而肖像画十分盛行。此外,装饰在达官贵人的客厅里的屏风画或作为门扉的槅扇画也十分流行。这种画摆设在上层官僚特别是武士将领的府邸大厅内,其题材也受到制约,目的也是为了显示其权力意志。屏风画《松鹰图》就是典型的一例。

《松鹰图》的绘制者是日本著名的屏风画家狩野永德(1543~1590年)。他是狩野派画族始祖元信的孙子。狩野派是日本流行四个世纪(15~19世纪)之久的一个宗族画派。差不多日本的主要画家都来自这个宗派。这一画派在当时主要为将领武士与官僚阶层服务。就该派所画的作品题材与画法技巧来看,虽属中国画传统,但实际上的表达方式与艺术风格是日本式的。画面最初以前后两个层次来表现,后来又变为一个层次。画风比较粗犷,有的用大扫帚作画笔,以大面积色块来处理;线条较为流畅明快,有别于我国宋代山水画的表达方法。另外,画面的明暗关系也不复杂,但装饰性很强,这是由屏风的用途或双面扇作门扉的建筑部位决定的,它一般只供远处观看。狩野派的首倡人是狩野景信。他原是武士阶层中的一位业余画家。其子狩野正信(1434~1530年)被公认为是这一画派的第一代画人。但真正自成体系的时代,是在正信的儿子狩野元信(1476~1559年)之后。

狩野永德《桧图屏风》

狩野永德作为元信的孙子,创造了一种以金地、浓彩为特色的屏风画。它以水墨勾勒作轮廓。屏风画从整体看富丽堂皇,构图虽不复杂,却气势磅礴,为室内平添一种精神气氛。桃山时代的武将为了炫耀其宅第的豪迈与威严,常喜欢在屏风上画雄鹰、凤凰、龙虎、狮子、犀牛、麒麟等猛禽异兽形象,用以象征主人的权势。在武将法制中有所谓威慑庶民之说。这种题材的屏风画可算是这种武权政治的精神反映了。《松鹰图》是永德应最高统治者织田信长之命绘制的。画面以金地为衬,一棵巨松虬结盘曲,上立一头侧面凝视的雄鹰。姿态凶猛,睥睨一切。背景还有潺潺碧水,险崖峻岭,云石铺陈,气概非凡。此类屏风画,在狩野永德的创作中还有多幅,但据说存世不多。其中有画在六扇折叠屏风上的《唐狮子图》(日本皇室藏)、京都天球院十六槅扇上的《山水与花卉》以及画在京都南禅寺墙壁上的《二十四孝图》,可被视为亲笔珍品。这幅原作现藏东京艺术大学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