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名】河豚目

【汉语拼音】he tun mu

【英文名】Ocellated puffer eye, Vermiculated puffer eye, Obscure puffer ey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Fugu ocellatus(Osbeck)[Spheroides ocellatus Osbeck]

2.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Spheroides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

3.Fugu obscurus(Abe)[Spheroides obscurus Abe]

【归经】肝经

【功效】解毒疗疮

【考证】出自《本经逢原》

【科属分类】魨科

【拉丁文名】Oculus Fugu ocellatus

【主治】鸡眼

【生态环境】

1.栖息于近海,亦进入河口咸淡水区域。主食贝类、甲壳类、小鱼类。

2.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河口咸淡水中,亦进入江河。主食贝类、虾蟹及小鱼等。遇敌害时,体内气囊能使腹部膨胀。4-5月为产卵期。

3.栖息于近海和河川。杂食性,主食虾、蟹、螺、鱼苗、水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植物叶片和丝状藻等。

采收和储藏】加工河豚肉时,取其眼球,晒干。

【资源分布】

1.弓斑东方魨: 分布我国沿海。

2.虫纹东方魨: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3.暗色东方魨: 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

【动植物形态】

1.弓斑东方鲀,体长一般为10-15cm,头部、体背及腹面均有细弱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吻部、头体两侧及尾部光滑。头体背侧面灰褐色,微绿。体侧在胸鳍后上方,各有一黑绿色而带橙色边的大斑,并有一弓形横过背部的黑绿色鞍状斑,鞍癍斑具橙色边缘。背鳍基部两侧具一圆形大黑斑。腹面白色,各鳍灰黄色。

2.虫蚊东方鲀,本种与弓斑东方鲀的区别是:有许多圆形和长虫纹形白点。

3.暗纹东方鲀,本种与弓斑东方鲀的区别是:棕褐色,背侧面具不明显的暗褐色横纹4-6条,横纹之间白色狭纹3-5条。胸鳍后上方体侧处具一圆形黑色大斑,边缘白色。

【功效分类】解毒药;外用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化水外涂。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