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
乡政府办公楼瀍河回族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该乡于1957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全国5个少数民族城区之一,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东与洛龙区接壤,西与老城毗邻,北依邙山,南濒洛河。该乡辖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有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回族乡,29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1]
行政辖区瀍河回族乡辖下窑、旭升、塔西、塔东、史家湾、小李、马坡、盘龙冢、上窑、中窑、北关11个行政村。[2]
辖区代码410304200:~200下窑村 ~201旭升村 ~202塔西村 ~203塔东村 ~204史家湾村 ~205小李村 ~206马坡村 ~207盘龙冢村 ~208上窑村 ~209中窑村 ~210北关村[2]
历史沿革1965年设瀍河公社,1984年改瀍河回族乡。1997年,位于郊区东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3.1万。其中回族占45%,辖旭升、塔西、塔东、史家湾、盘龙冢、马坡、小李村、上窑、中窑、下窑、北关11个行政村。2000年,将原郊区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2]
民族宗教瀍河回族区属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全区居住有回、汉、满、蒙、藏、白、苗、壮、彝、瑶、侗、黎、畲、土、朝鲜、布依、土家、锡伯、纳西、傈傈、维吾尔、俄罗斯等22个民族,截止至2009年,该乡有回族人口2.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7%。辖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活动场所16处,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处,天主教堂1座,信教群众3万余人。[1]
交通网络辖区交通极为便利。陇海铁路、焦枝铁路在这里形成十字交叉。310国道、207国道、开(河南开封)洛高速和洛界(安徽界首)高速等高级公路在此纵横交汇;九都路、中州路横穿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辖区内洛阳北站,是全国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铁路编组站;洛阳东站是陇海、焦枝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改扩建后,相当数量的客车在此始发,输送能力大大加强,成为洛阳东部地区较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1]
基础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达,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配套。全区共有各类医院11所,病房床位2000余张,其中洛阳正骨医院是全国最大的骨科治疗中心,名扬中外;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先进、医术高超,十五局医院、洛阳铁路分局医院、机车工厂医院综合实力雄厚,社会信誉较高;有各类中等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22所,中小学38所,其中回民小学5所,回民中学1所。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洛阳正骨研究院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该乡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中专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1]
历史文化瀍河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此,瀍河先后为汉、曹、魏、晋、隋等京畿重地;道家至尊老子曾在此建有宅院,文圣孔子曾至此问礼于老子,在东关大街留有“孔子入周问礼至此”碑一座。
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以其完美的古建筑群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名闻遐迩。
位于瀍河西岸的吕祖庙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洛阳市内保存较好的唯一道观。
还有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出生地夹马营,三国时曹操发兵的点将台九龙台,以及瀍壑朱樱、铜驼暮雨、勒马听风、三贤祠、贾谊词、洛神庙、药王庙、泰山庙、古唐寺、迎恩寺、三井洞、云溪观等历史名胜遗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