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汗 hóng hàn

义项1: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

唐·李端《胡腾儿》诗:“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按,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谓 杨贵妃 夏日畏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

义项2:中医学症候名。

①即鼻衄。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称为红汗。

《三指禅》卷二:“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泛指一般性鼻衄的病证。治宜审证求因。俗人以血为红汗。

②血汗之别称。

《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