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个性、社会性发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

学习经历:

1979—1983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 (大学本科)

1991—1994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3.8—1986.11 西藏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 助教;

1992.9—2000.1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副教授;

2000.1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教授;

2003.10 被批准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国内外进修、培训经历:

1988.4—1994.3 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 客员研究员;

1998.1—1999.12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访问学者;

2000.1—2002.4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讲师(非常勤);

2000.4—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客员教授;

学术兼职:

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 理事

日本心理学会 会员·认定心理士(登录号第1829号)

日本心理学会第二部门(发展,教育)议员(2003年-2005年)

日本发展心理学会 会员

日本健康心理学会 会员·国际委员

承担、参与课题:

2001.4—2003.3,青少年应激与应对策略的中日比较研究

1998—2001,父母养育态度与児童感情制御的中日比较研究

1998—2001,箱庭疗法的中国导入及事例研究的尝试

1998—2001,健康観的中日比较研究

1993—1995,日本小平纪念会“家庭教育奖励金”项目

1993—1995,高校优秀年轻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1993—1995,日本科学协会“科学研究奖励金” 项目

已发表论文:

学前儿童用“人为不介入原理”区分生物、非生物能力的发展,心理科学,2001年5月第24卷第3期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3月第26卷第1期

谁适合做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5月第15卷第3期

自我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 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年7月第23卷第4期

“情结”及其泛化,齐鲁学刊,2000年7月第15 总第157期

健康观认知构造的因子分析研究(日文、国外发表),湘南工科大学纪要(日本),2000 第34卷第1号

《中日幼儿“所有”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第31卷 第2期,1999。(共著)

《在澳大利亚一所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的箱庭疗法的尝试》,心理科学,第22卷第4期总120期,1999。(共著)

《箱庭疗法》,心理科学,第21卷第6期,总116期,1998

《一岁半到二岁半幼儿交涉行为与交换性行为的形成——中日幼儿所有行为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之一》,心理科学,第20卷 , 第4期,1997年。(共著)

《中日青年充实感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1995

出版专著与教材:

青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997

咨询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