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法律语言学研究
著者:刘蔚铭
出版发行:中国经济出版社
责任编辑:邓嫒嫒
封面设计:白长江
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承印:北京市人民文学印刷厂
开本:32开平装 页数:268
印刷:黑白 印数:3000
日期:2003年10月第1版
书号:ISBN 7-5017-6081-0/F·4903
定价:19元
作者简介刘蔚铭,男,汉族,1956年生于西安, 1983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987年至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外语系研修语言学与教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民商法专业,1983年至1985年在西安音乐学院外语教研室任教,1985年至今在西北政法大学法外国语学院任教,现为该院教授、教学院长、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IAFL)会员、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会员。法律语言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课程: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英语语言学、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先后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和匈牙利罗兰大学法学院国际刊物ANNAL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篇,出版编著20部,专著一部。创办学术网站“法律语言学研究”http://www.flrchina.com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以国外法律语言学为主要脉络,结合我国本土法律语言学研究,试图全方位及宏观地对国外和国内法律语言学进行对比研究。本编共有六章。第二篇从语音分析、语体分析、话语分析、语义分析和法庭口译来探讨和研究法律语言学。将语言学和法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该专著获2007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语言学学科二等奖
目录第一编 总 论
第1章 Forensic Linguistics的中文名称…………………………1
1.1 Forensic Linguistics学科创建回顾
1. 2 Forensic Linguistics — 法律语言学,还是司法语言学?
1. 3 Forensic Linguistics的文意分析
1.4 Forensic Linguistics的意图分析
1.5 结 语
第2章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2.1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1.1 “立法——司法语言两分说”和“三大板块说”
2.1.2 语言变异说和语言行为说
2.1.3 “三大领域说”
2.1.4 “语言——法律交叉关系说”
2.1.5 结语
2.2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2.2.1 “立法——司法语言两分说”和“三大板块说”的研究内容
2.2.2 语言变异说和语言行为说的研究内容
2.2.3 “三大领域说”的研究内容
2.2.4 “语言——法律交叉关系说”的研究内容
2.2.5 边缘学科分类法与研究内容的界定
2.2.6 结 语
第3章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现状……………………………………………41
3.1 国外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3.1.1 法律语言学研究人员的构成
3.1.2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动态与重点
3.1.3 法律语言学学术期刊
3.2 国内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3.3 中外法律语言学研究的差异
3.4 国外法律语言学在中国
第4章 法律语言学教育…………………………………………………68
4.1 国外法律语言学教育
4.1.1 概况
4.1.2 课程设置
4.2 国内法律语言学教育
4.2.1 汉语界的法律语言学教育
4.2.2 法律英语教育
4.2.3 英语界的法律语言学教育
4.2.3 港澳台地区的法律语言学教育
第5章 法律语言学组织机构………………………………………………86
5.1 两大学术组织
5.1.1 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IAFL)
5.1.2 国际法律语音学协会(IAFP)
5.2 国外其他组织机构
5.2.1 法律翻译类机构
5.2.2 司法实践类机构
5.2.3 简明法律语言类机构
5.3 国内相关学术组织
第6章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11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 法律语言学的五大分析领域
第二编 本 论
第7章 语音分析…………………………………………………………117
7.1 研究概况与分类
7.2 讲话人识别
7. 2.1 讲话人识别中的专业术语和相互关系
7.2.2 讲话人识别的程序与方法
7.3 讲话人识别:专家对讲话人语音进行的识别
7.4 讲话人识别:非专家对讲话人语音进行的识别
7.5 其他类别的研究
7.5.1 口音识别
7.5.2 录音文本的生成
7.5.3 录音鉴定
7.5.4 录音修复、录音音质强化和商标的语音分析
7.6 关于声纹的研究
7.6.1 历史回顾
7.6.2 关于声纹的争论与调和
第8章 语体分析……………………………………………………………145
8.1 作者鉴定
8.1.1 医科学生过失杀人案和巨额酬金案
8.1.2 关于作者鉴别的研究
8.2 剽窃
8.3 笔迹分析
8. 3.1 法律语言学和笔迹分析
8. 3. 2 美国“炭疽信”恐怖事件和 中国假“炭疽信”恐怖案
第9章 话语分析……………………………………………………………163
9.1 嫌疑人陈述话语分析
9. 1.1 嫌疑人陈述概况
9. 1.2 话语分析例举
9.2 司法程序中的话语分析
9.2.1 录音会话分析
9.2.2 会话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9.2.3 会话分析中的语用分析
第10章 语义分析…………………………………………………………175
10.1 语义分析概说
10.2 语义分析的功能和面临的问题
10.3 Miranda的可理解性
10.4 给陪审团的指示
10.5 商标中的语义分析
第11章 法庭口译………………………………………………………192
11.1 法庭口译的缘起
11.2 法庭口译探微
11. 2.1 法庭口译人员资格考试
11. 2.2 法庭口译的语言特点及其他
11.3 法庭口译的困境
11.4 法庭口译案例分析:枪杀冤案
第12章 基础研究…………………………………………………………206
12.1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12.1.1 模糊法律语言的性质
12.1.2 模糊法律语言的成因
12.1.3 结语
12.2 “He”的双性含义与现实冲突
12.3 法律英语的专门术语
12.3.1 分类
12. 3.2 特点
12.4 关于两个法律术语的译名解析
12.5 美英法律文书中的Brief译名
12.5.1 美国法律文书中的Brief英文定义和中文译名
12.5.2 中文译名混乱探源
12.5.3 英国法律文书中的Brief英文定义与中文译名
12.6 solicitor 和barrister 中文译名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