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戏谑之称演变为街名的“开城里”
在万柏林区西北边缘的开城里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开城路是最长,也是最繁忙的一条街。
开城路,得名于开城里。开城里之称的出现,又要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中叶,官僚资本企业“西北洋灰厂”的问世。
西北洋灰厂,是山西军阀阎锡山利用修建同蒲路的资金,从日本进口设备创办的一个年产水泥三、四万吨的企业,它隶属于当时的阎记“西北实业公司”。
西北洋灰厂初创于民国23年(公元1934年)五月间。为了缩短原材料的交通运输,节约生产所需资金,草创之初,选厂址于原材料生产地——西部边山西鸣村北的僻野郊外。当时,只建筑了规模很小的几间厂房、生产炉以及一两排平房充作办工室和职工宿舍,尚没形成专用地名和代用地名。
在这个偏僻、荒凉和冷落的地方工作,除了为生活所迫来找碗饭吃的工人和处于极度贫困前来充当工人的破产农民之外,厂里的大小职员均不安心久留此地工作,时时刻刻思谋着远走高飞,回到太原城里另就高枝。所以,很短时间里一个带有戏谑性的名称“开城里”,便传播于此厂的各个角落,以至于演变为后来约定俗称的厂名和地名。
太原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西北洋灰厂,在庆祝太原解放、迅速复工生产的大会上,原开城里的戏称被定为正式地名,并寓以新的含意,即迅速发展太原的水泥工业,繁荣这里的经济,使之尽快成为一个新辟的居民区。经过近50年的建设,经过近50个春秋的拼搏,昔日的开城里,不仅在行政隶属上成为太原的城区,而且真正发展成了企业毗连、居民密集的城区工矿民宅交错区段。开城里,确确实实地“开”进了与全市各企业各单位齐头并进、并驾齐驱的里程。
尤需值得一书的是,1974年地处这一地带的太原电石厂和其它几个驻地兄弟单位,自愿捐资在原开城里的土质路面的基础上,将往日曲折凸凹的旧街巷给予彻底的翻新拓建,使这条长达八华里的街道成为石基油路。而开城里的街名也在此后不久的数年里被正式确定为标准的街巷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