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潘家辰(1904~1932)生于苏州富仁坊巷,系清大臣潘世恩后裔。民国9年其父在北京谋得职业,全家寄居在供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的堂伯父家。时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他考取了外交部办的第一个“俄文专修馆”。民国12年19岁时毕业,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由于俄语功底好,边学习边翻译。因办事认真,学习努力,对人热情,不久就在赵世炎、刘伯坚、王若飞等人帮助下参加了共产党。14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了孙中山中国劳动者大学(即中山大学),一大批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志士被陆续选送到该校学习。鉴于近千名留苏学生语言交流困难,学习不便,调潘家辰到中山大学当翻译和俄语教师。民国17年被派往上海党中央“国际联络处”翻译文件,为党刊《布尔什维克》撰稿。同年中共第六次党代会在莫斯科召开,担任会议翻译。21年被派往湘鄂西根据地,担任湘鄂两省委巡视员。

民国21年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把持临时中央,派人到各苏区推行错误路线,对持不同意见的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潘家辰生性耿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敢于同左倾冒险主义代理人进行斗争,因而被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在关押期间,曾受到严刑拷打,在诱供、逼供面前坚贞不屈。是年中秋节前一天,与柳直荀、万涛、段德昌等红军将领同时遇害,时年29岁。1984年党中央为潘家辰烈士平反昭雪,在他倒下的洪湖县雷家墩青龙庙修建了烈士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