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拉甫口岸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的通商口岸,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东、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
口岸原来设在塔什库尔干的皮拉力,距中、巴边境34公里,海拔高度4700米,高寒缺氧。1993年,红旗拉甫口岸正式迁至海拔32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城。新址距中、巴边境131公里,离喀什290公里。
这里曾是古丝路的重要通道。中国的古代文明,伴着驼铃马帮,由这里走向西方;西方的古代文明,亦由这里来到中国。唐玄奘取经回国;途径这里,逗留数日,对当时我国西域在这里建立的城帮国“朅(qie)盘陀国”进行了考察,于《大唐西域记》中,以《朅盘陀国》为题,记录了当时塔什库尔干县的文明。
今天,314国道直通口岸,沥青大道飞旋于千山万壑之间。往来人员,不必在担峭壁之陷,却有峰回路转之趣。这里已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成为连接友好邻邦的纽带。
口岸自1978年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以来,截至1986年向第三国开放,进出口总额达到4.4亿元人民币。1986年对第三国开放后,这里的中外往来人员逐日增加,外贸交易日趋活跃。我国的机械纺织,瓷器服装、日用百货等从这里远销,国外的头巾披肩、卷烟药品等从这里东进。每年平均进出境人员2万人次,进出口货物2万吨左右,来自世界各地的104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万人次曾在红旗拉甫出境、入境。仅2000年,出入境人员就有21700多人次,进出口货物2万多吨。参与外贸活动的,境外除巴基斯坦外,还有中东、南亚、欧洲各国;境内亦有内地不少省(区)。
另外,边境民间贸易也迅速发展。喀什成了当地人、和田人、阿图什人,以及内地人与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人民进行民间交易的场所。
红旗拉甫口岸的开放,给古丝路商埠喀什带来新的繁荣,也给塔什库尔干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生机。 半农、半牧的塔吉克农牧民历来羞于言商。
自口岸开放以来,塔吉克人也开始走向接头、走向市场,学习做生意,结伴闯市场。早些年,塔什库尔干县城只有一条街,除一家象住户的国境商店外,没有商店、没有饭馆、更没有宾馆。现在,没用几年,就在口岸附近变戏法似的出现了十字街头。大街两边,饭馆生意十分红火,商店相连,各地商旅纷至,更有几家宾馆鹤立鸡群,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红旗拉甫口岸带动着所在地的经济,更影响着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