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泥鳅,被称作“鱼中的人参”,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血的作用,而用红糟煨制成的泥鳅面,不但好吃,还能治疗痔疮、浮肿等。福建省宁德地区的大部分县市都有泥鳅面这道菜,其中以柘荣泥鳅面最为有名。 在柘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煮泥鳅面,这道独特的风味小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收割完田里的庄稼,等待下一次播种的空档里,柘荣人都会一边翻土整地,一边顺便抓抓泥鳅,晚上回家以后,煮成一大锅泥鳅面,香气扑鼻,营养丰富,吃了以后,一整天的疲劳似乎都消除了。

制作方法:

泥鳅面的主要原料———泥鳅,最好是从田边的泥里现抓来的,新鲜的泥鳅煮出来的泥鳅面,味道才会鲜美无比。

把抓来的泥鳅洗干净后,放进塑料桶里,先打个鸡蛋进去,搅拌均匀,再倒入适量的菜油和红酒,鸡蛋让泥鳅的肉质更加滑嫩,菜油使泥鳅排出体内的杂质,而红酒能去除泥鳅的腥味。

盖上塑料桶的盖子,生腌几个小时,等泥鳅都“醉”了,这时候,烧好一锅水,用筛子将泥鳅沥出来,下锅,放一些红糟、笋丝、姜丝、蒜蓉等配料,慢火煨制一个小时左右。

最后,将煨好的红糟泥鳅,加入煮好的面汤里,一碗香喷喷的泥鳅面就做好了。

食客评价:

煮泥鳅面一定要用整只的泥鳅,不能切成段,这样才能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鲜而不腥,软而不烂。

柘荣泥鳅面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连泥鳅的骨头都能吃,因为这些泥鳅都是从田边抓来的,骨头软,入口即化,据说还能补钙呢,而有些地方是用河里的泥鳅煮泥鳅面,这种泥鳅的骨头就比较硬,不能吃下肚去。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