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梦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韩梦周(1729~1798),字公复,号理堂,清前期进士,潍城区东关人。

早年师事昌乐滕纲,勤学苦读。]752年(乾隆十七年)举于乡,]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举进士,]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任安徽来安县知县,法令严明,不畏权势,一到任就将欺压民众的衙役开除,改革恶习,提倡种桑。来安北部多山,南部为圩田,农民生活贫穷。他让农民依山种桑,并招募兖、沂两州善养蚕者教养蚕,著《养蚕成法》,供养蚕者学习。为使瓜埠口等地圩田免受水灾,他率人测量、规划,拟将浦口黑水河改道流入长江,著《圩田图三记》,详述地理测量工程,呈总督高晋,高晋许为奏请。又建书院和恤孤院,甚有政声,一时江南、江北没有不知道“韩来安”这个人的。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调江宁南闱任同考官,恰遇来安遭蝗灾,因未能及时灭灾被劾罢官。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他回到故里潍县,在程符山讲学。也曾到益都、潍阳等书院讲学。他与阎循观、法坤宏(镜秋)、鲁士骥(山木)、彭绍升(尺木)、汪缙(大坤)等交往友善。

他是清初山东著名的“宋学”学者,也是潍县古文派的主要人物。他学宗程朱,法守陆陇其的“居敬穷理”。在求学时期,就书写“毋不敬、思无邪”为座右铭,但也不反对王阳明的“良知任心”学说。他先后讲学27年,对潍县学者的影响很大。彭绍升说广国家明得醇懿涵养百余年,其征应于士类者,于阎(循观)、韩两公见之。”晚年移居草庙子村,建书房5间,名为“西园草堂”。1798年(嘉庆三年)病逝。

著有《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阴符经解》、《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理堂日记》、《山禾集尺牍》、《圩田图三记》、《养蚕成法》、《文法摘抄》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