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继光教授,男,汉族,1961年10月5日出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口腔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佳木斯大学科技处处长。
刘继光同志1983年毕业于原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并以优异成绩留校工作。1987年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赴日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2002年完成博士后科研任务,同年回母校任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现担任佳木斯市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佳木斯市委委员,国际组织细胞化学学会会员,日本解剖学会会员,日本齿科基础医学会会员,日本发生生物学会会员,日本骨代谢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
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刘继光同志仍抽出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几年来,共有6篇论文被美国国家生物学情报中心(NCBI)所收录,其中关于HGF及PTHRP的研究成果分别在权威的国际国际学术刊物《发生学》、《发生机制》、《欧洲口腔医学》上发表。另外《应用Antisense法与器官培养法对牙胚发生研究》是黑龙江省教育厅在研课题,《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作用的研究》是佳木斯大学科研立项课题,《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牙胚发生作用机制的研究》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病案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佳木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刘继光 高级工程师。男,1963年12月出生。山东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甘肃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站长。主要贡献:自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广播电现厅,先后在6910台,5318台等艰苦台站任值班员、机组长、技术主管、台长。先后完成了50kw短波机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技术革新,并获广播电视厅科技进步三等奖i1988年调无线处技术科负责全省中短波广播和中波同步广播工作,先后完成了全省12个中波台的新建和改建以及设备更新工作,使全省同步广播在全国评比中连续4年获第一名。多次为全省各发射台、转播台进行技术改造,协助完成了地县4部1kw、2部10kw、1部50kw中波发射机的安装调机工作,使全省的广播覆盖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1991年任广播电视厅5318台台长后,主持进行了15kw短波发射机的技术改造和整机指标的改善工作,使原来指标不入级的机器达到了乙级指标,并获当年的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5月到1994年12月任广电部援桑给巴尔电台播音馆专家组组长兼翻译,圆满地完成了援外任务。1995年至1997年负责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工作,组织多次技术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材。1996年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活动。1997年组织进行了省广播电视厅827台的200kw中波发射机的PSM改造,完成后该项目获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8月份,参中了甘肃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的筹建工作,负责设备考察选型,技术方案和整体工艺设计,一改过去其他省份请国内外公司设计总成的做法,在吸取别人长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了建站方案,并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建成后的地球站技术先进,设计合理,配置科学,顺利地通过了卫星公司的入网测试和广电总局的验收。获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1998年8月后任甘肃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站长。负责地球站的安全播出和系统的完善及开发利用。主要著述:《甘肃省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总体技术方案的设计》(《西部广播电视》1999年第12期)。《200kW中波广播发射机的PSM改造及常见问题》(《甘肃广播电视技术》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