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唐代宋若华】宋若华(?年—820年),《新唐书》作宋若莘,此从《旧唐书》,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宋若华生年不详,逝世于唐宪宗元和(806年—820年)末年。父宋廷棻,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宋若莘最长,次为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若华教诲诸妹若严师。

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年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并召入宫。唐德宗与侍臣赓和,五人咸预。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为学士。宋若伦、宋若荀先卒。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诏宋若莘总领秘阁图籍。元和末卒,赠内河郡君。宋若华著有《女论语》十篇,妹宋若昭又为传申释之,传于世。

〖相关史料〗《新唐书卷七十七 列传第二》

尚宫宋若昭,贝州清阳人,世以儒闻。父廷芬,能辞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莘,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莘、昭文尤高。皆性素洁,鄙薰泽靓妆,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家亦不欲与寒乡凡裔为姻对,听其学。若莘诲诸妹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

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试文章,并问经史大谊,帝咨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赓和,五人者皆预,凡进御,未尝不蒙赏。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擢其父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教,赐第一区,加谷帛。

元和末,若莘卒,赠河内郡君。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莘总领,穆宗以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嗣若莘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王、主率以师礼见。宝历初卒,赠梁国夫人,以卤簿葬。

若宪代司秘书,文宗(唐文宗)尚学,以若宪善属辞,粹论议,尤礼之。大和中,李训、郑注用事,恶宰相李宗闵,谮言因驸马都尉沈厚赂若宪求执政。帝怒,幽若宪外第,赐死,家属徙岭南。训、注败,帝悟其谗,追恨之。

若伦、若荀早卒。廷芬男独愚不可教,为民终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