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刘源渌(生卒年不详),字昆石,号直斋先生,清初著名理学家,安丘县贾戈乡刘家沙埠村人。年14而孤,事母有孝名。后为禀生。明末大乱,他缀学家居,随其仲兄率本村群众筑土堡以防劫掠。社会稍安后,便专事耕读。后专心攻读宋明儒家著述,尤其笃信朱熹所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他精读《朱子》25卷,集朱子书写成《续近思录》。他说;“学者居敬穷理,皆法先王而已。‘小心翼翼,昭示上帝’,居敬之功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穷理之功也”。根据朱熹“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方法,每日五更起拜谒朱子祠,然后与弟子讲论朱子理学,常常讲至深夜,深得周围名人学士的称道。还著有《读书日记》、《周易解》,《四书补注》、《小学补注》、《或问补注》、〈礼仪经传通解》等书。其《续近思录》、《读书日记》入国史馆,《读史稿》中有传。 他治学以“敬义”为本,以“格物致知”为先,追求所谓“不获其身,不见其人”的境地,完全恪守程朱理学的窠臼,影响了一批人。本县的张贞,昌乐的阎循观、周士宏,潍县的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德州的孙子篮、梁鸿翥,胶州的法坤宏等文人名士,崇尚他的理论,继续研究他的著作。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